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MZ/T 052-2014 自然灾避灾点管理规范(新标准号YJ/T 23-2014).pdfICS 91.040.10 A16
Specificationfor manage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emergency shelter
皖2018ST216: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底板整体浇筑式圆井.pdf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
自然灾害避灾点管理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自然灾害避灾点设置、日常管理以及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民政部门对自然灾害避灾点设置、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经城乡规划选定为地震应 急避难场所的设计、建设或改造宜参照GB/T21734。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2173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受暴雨、洪涝、风苞、台风、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威胁或其他突发公共 件影响,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的人员
1.1避灾点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场地安全性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等条件,
4.1.1避灾点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场地安全性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象、水文、
4.1.1避灾点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场地安全性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等条件 应避开地震断裂带和可能遭受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区域或地段。 4.1.2避灾点应考虑其所在区域的公共设施状况和避灾人员数量,遵循交通便利、方便转移的原则,
4.2现有建筑物利用要求
4.2.1避灾点应优先利用其所在区域内的现有大防工程、体育馆、影剧院、会场、学校、社会福利 设施、村办公楼、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物,并对这些建筑物进行改造利用,使之具备较好 的防灾避险功能。
的防灾避险功能。 4.2.2现有建筑物改扩建前应进行房屋质量和抗震设防能力鉴定,必要时应进行加固,符合《房屋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后方可选作避灾点
4.2.2现有建筑物改扩建前应进行房屋质量和抗震设防能力鉴定,必要时应进行加固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后方可选作避灾点
4.3.1避灾点应设置统一的避灾点标识铭牌、进出口路线和消防安全疏散通道标志。所有标识标志 应醒目,特别是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进出口路线标志等。 4.3.2避灾点应设置值班室、避灾人员宿舍、物资储备间等场所。规模较大和有条件的避灾点应设置 办公室、男(女)休息室、特殊人员休息室、厨房、卫生间、临时医疗点和救灾物资仓库等场所。 4.3.3避灾点应设置公厕设施,原则上每100人不少于2个蹲位,且应男女分设。必要时也可采用 移动式简易厕所替代。 4.3.4避灾点应具备良好的给排水条件,满足给排水要求,提供生活饮用水保障,且应符合GB5749。 4.3.5避灾点应配备必要的辅助照明设施,如应急灯等。高寒地区还应有一定数量的取暖设备。 4.3.6避灾点应张贴悬挂避灾点管理制度、避灾人员守则和防灾减灾宣传资料等。
5.2.1避灾点应符合基本的消防安全要求,其主体建筑、电线电路、消防设施等要定期检查维护,并予 以记录,具体参见GB50016。
5.2.3避灾点内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避灾人员发生意外伤害。
避灾点应储备足量的床铺、被褥、食品、饮用水、日常品等基本生活物资。必要时也可与附 近的饭店、商场、超市、药店、学校、仓库等业主单位签订协议储备物资,但其与避灾点的实际 距离应小于500m。
DB11/T 1589-2021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 通则.pdf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及时启用避灾点: 当地人民政府发布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时: 当地人民政府视情发布紧急转移指令时: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面临威胁时: 其他条件需要启用时,
6.3.1避灾点应妥善储备救灾物资,建立物资台账和定期检查制度,并及时进行过期前的物资更换,不得 向避灾人员发放过期变质食物 6.3.2灾害过程结束或避灾人员撤离回迁后,管理人员应及时上报物资消耗情况,以乡镇(街道)为单位 汇总上报至当地县级民政部门。 6.3.3避灾工作结束后,经县级民政部门批准,处于保质期内的食物应分类妥善管理,或用于困难群众临 时生活救助
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6.5.1避灾点应及时安排床(铺)位或休息处,分发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并适当考虑性别、年龄差 异和病患人群的特别需求。 6.5.2避灾点应保证避灾人员的日常用餐需求,并适当考虑特殊人群的营养差别(特别是婴幼儿 老年人等)。
6.5.1避灾点应及时安排床(铺)位或休息处,分发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并适当考虑性别、 异和病患人群的特别需求。
6.6.1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发布撤离回迁指令后四条街巷改造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服务人员应组织避灾人员有序撤离。 6.6.2避灾人员撤离后,管理服务人员应及时对避灾点物品、设施进行整理和补充,使其恢复初始 状态。 7信息发布 避灾点应及时向避灾人员通报灾情发展和救灾物资发放等情况,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应急救助 政策措施等相关信息。
6.1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发布撤离回迁指令后,管理服务人员应组织避灾人员有序撤离。 6.2避灾人员撤离后,管理服务人员应及时对避灾点物品、设施进行整理和补充,使其恢复初始 犬态。
[1]自然灾害救助条例2010 [2]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2011 [3]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