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097-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

DB37T 5097-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0140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5097-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

分;对于设置风量大于10000m/h的通风系统或空调风系统的项 目,其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需参与评价;第2款,对于非集 中供暖或集中水系统空调的项目,如分体空调、多联机空调(热 泵)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等,本款可直接得分。 本条主要判断参评项自是否采取了大温差空调制冷系统,或 者更高效率的风机、水泵,评价其对输配系统能耗的影响。 第1款,应按照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CB 50189一2015中第4.3.22条对空调风系统和通风系统的风道系 统单位风量耗功率的要求,进行评价。 第2款,应按照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计规范》CB50736一2012中第8.5.12条和第8.11.13条对集中 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 耗电输冷(热)比的要求进行评价。 本条提出对以上参数的更优化要求,通过输配系统的优化设 计降低输配能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 关竣工图、主要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7.2.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5.2.15条基础上发展而来。 电气设备的节能选型及控制措施,对于实现电气系统节能起 着关键的作用。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5.2.15条基础上发展而来。 电气设备的节能选型及控制措施,对于实现电气系统节能起 着关键的作用。 第1款,要求主要功能房间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CB50034规定的目标值要求。 第2款,人下照明随关然光照度变化自动调节,不仅可以保 证良好的光环境,避免室内产生过高的明暗亮度对比,还能在较

大程度上降低照明能耗。 第3款,要求所用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 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CB20052规定的节能评价值,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干式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值均 应不高于能效等级2级的规定。照明产品、水泵、风机等其他电 气设备也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节能评价值。 第4款,非晶合金变压器空载损耗不到普通变压器的1/4, 建筑物一投入使用,变压器就每年365天24小时连续运行,采 用非晶合金变压器无论在节能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有很大 意义。 第5款,按第7.1.6条,对垂直电梯,具有群控、变频调速 拖动、能量再生回馈一项技术,为控制项。群控很容易实现,另 外两项不容易实现,但节能效果明显。 第6款,中央空调系统是整个建筑能耗的中心,空调冷 (热)源系统作为空调系统的中心,其设备数量、容量与负载的 元配设计和采用的系统节能控制策略,对空调系统的能耗影响重 大。节能控制包括根据冷(热)负荷对制冷机的控制和循环水 泵的变频控制。 目前,新型的强弱电一体化控制“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制与 管理系统”是未来节能控制的主流,总线制、网络式建筑设备监 控系统也是日前应用较多的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参数的适时调整,实现冷媒流量跟随负荷的变 化而变化DBJ50/T-087-2016 建筑施工外挂防护架安全技术规范,确保主机在任何负荷条件下都处于最佳运行T况,始 终保持较高的转换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空调系统能耗,达到节约 运行成本的国的。

第7款,电开水器等电热设备用电量较大,下班后或夜间 时,人员使用减少,避免重复加热。除设备自带控制装置外,应 采取措施满足定时控制的要求。 第8款,减少供电半径能有效地减少电能的线路损耗,《城 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50613一2010规定供电半径中心城 区不宜超过150m,一般城区不宜超过250m。本规定对绿色建筑 提出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 关工图、相关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7.2.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的第5.2.8条基础上发展而来。 由于供暖空调和照明系统能耗是建筑的主要能耗,所以预评 价和投人使用前的评价可计算建筑的供暖空调和照明系统能耗并 进行比较,即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 JGJ/T449的相关规定,分别计算设计建筑及满足国家现行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参照建筑的供暖空调能耗和照明系统能耗, 计算其节能率并进行得分判定。本条文涉及的国家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包括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和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等。 对于投入运行一年后的建筑,本条要求建筑实际能耗与现行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51161、现行山东省工程 建设标准《宾馆酒店建筑能耗限额标准》DB37/T5076、《机关 办公建筑能耗限额标准》DB37/T5077、《商务办公建筑能耗限 额标准》DB37/T5078、《医院建筑能耗限额标准》DB37/T5079

规定的约束值进行比较,根据建筑实际运行能耗低于约束值的百 分比进行节能率得分判断。需要说明的是,当建筑运行后实际人 数、小时数等参数和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CB/T 51161、现行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宾馆酒店建筑能耗限额标 准》DB37/个5076、《机关办公建筑能耗限额标准》DB37/T 5077、《商务办公建筑能耗限额标准》DB37/T5078、《医院建筑 能耗限额标准》DB37/T5079中的规定值不同时,可对建筑实际 能耗进行修正,具体的修正办法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 耗标准》CB/T51161、现行山东省T.程建设标准《宾馆酒店建 筑能耗限额标准》DB37/T5076、《机关办公建筑能耗限额标准》 DB37/T5077、《商务办公建筑能耗限额标准》DB37/T5078 《医院建筑能耗限额标准》DB37/T5079。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暖通、电 气、内装专业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建筑暖通及照明系统能耗 模拟计算书: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建筑暖通系统及照明系统能 耗模拟计算书、暖通系统运行调试记录等,投入使用的项尚应 查阅建筑运行能耗统计数据

例的判别方式。如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等提供活热水的户比 列达到表7.2.9所要求的数值,即叫得和应分(但仍需校核太 阳能热水系统的供热能力是否与相应住户数量相匹配)。对于 公共建筑以及采用公共洗浴形式的住宅建筑,评价时应计算可 再生能源对生活热水的设计小时供热量与生活热水的设计小时 加热耗热量。对于不适合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但有 稳定热水需求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若采用高效的空气源热 泵提供生活热水,满足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CB50189一2015第5.3.3条和山东省下程建设标准《公共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5155一2019中第6.3.2条的要求 也可在本条得分, 对于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热量以及电量,价时可 评算设计工况下可再生能源(冷/热)的冷热源机细(如地/水 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的供冷/热量(即将机红输入功率考在 内)与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冬季供热且夏季供冷的,可简 单取冷量和热量的算术和)、发电机组(如光伏极板)的输出功率 供电系统设计负荷之比、达行后应以可所生能源净资献量为依 进行评价,即应该扣除铺助能耗(如冷御搭、必要的输配能耗 或电加热等),再计算可牛能源的全年冷/热资献量利可替代 电量。 采用空气源热泵提供空调供暖冷热源时,其性能系数 (COP)应满定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公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37/5155一2019筑4.2.13条的有关规定。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报 告;评价查阅相关T图、计算分析报告、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7.2.10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6.2.8条、第11.2.5条基础上 发展而来。 绿色建筑鼓励选用更高节水性能的节水器具。自前,我国 已对大部分用水器具的用水效率制定了标准,如:现行国家标 准《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CB25501、《坐便 器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GB25502、《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 值及用水效率等级》CB28377、《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 水效率等级》CB28378、《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 效率等级》CB28379、《谭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 级》GB30717等。 在设计文件中要注明对卫生器具的节水要求和相应的参数或 标准。当存在不同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时,按满足最低等级 的要求得分。 有用水效率相关标准的卫生器具全部采用达到相应用水效率 等级的产品时,方可认定第1款或第3款得分:有用水效率相关 标准的卫生器具中,50%以上数量的器具采用达到用水效率等 级1级的产品且其他达到2级时,方可认定第2款得分。今后当 其他用水器具出台了相应标准时,按同样的原则进行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产品说明书 (含相关节水器具的性能参数要求);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纸 设计说明、产品说明书、产品节水性能检测报告。

7.2. 11 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不设置空

备或系统的项目,第2款可直接得分。不设置空调或米用溶液 除湿等不产压冷凝水的空调系统的建筑,第3款直接得分。 本条在木标准2017年版第6.2.9条、第6.2.10条和第 5.2.15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第」款,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同时 还可采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或雨天自动关闭等节水控制方式。 采用再生水灌溉时,因水中微生物在空气中极易传播,应避 免采用喷灌方式。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 无须水久灌溉植物是指适应当地气候,仪依靠自然降雨即可 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的植物,或在早时体内水分丧失,全株呈 风十状态而不死亡广的植物。无须永久灌溉植物仅在生根时需进行 人丁灌溉,因而不需设置永久的灌溉系统,但临时灌溉系统应在 安装后一年之内移是。 当项自90%以上的绿化面积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或节 水控制播施时,方可判定按“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得分;采用 移动喷灌头时,本条不得分。当50%以上的绿化面积种植了无 预永久灌溉植物,自其余部分绿化采用了节水灌溉方式时,可判 定按“种植无须永久灌溉植物”得分。当选用无须永久灌溉植 物时,设计文件中应提供植物配置表,并说明是否属无须水久灌 既植物,中报方应提供当地植物名录,说明所选植物的耐卓 性能。 第2款,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水补水量占建筑物用 水量的30%~50%,减少冷却水系统不必要的耗水,对整个建 筑物的节水意义重大。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或闭式冷却塔的喷淋水系统可设置水处

理装置和化学加药装置改单水质,减少排污耗水量:可采取加大 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等方式,和对加大冷即塔集水盘 浮球阀至溢流口段的容积,避免停泵附的洲水和片泵时的补水 浪费。 不款的“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卸技术包括采用分体空调 风冷式冷水机红、风冷式多联机、地源热泵、式运行的闭式冷 却塔等。 第3款,对于大多数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在夏利运行时,当 冷邸器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经过冷却器时就 会析冷凝水,白前,大都将冷凝水不加利用接排是。而冷凝 水水质好、水温低,回小究调冷划水系统的补水、被处理究 气的预冷等,不仪能有效地降低牵调的能耗,而节省水资源 对寸征宅小区,冷凝水收集店,还可川广小区绿化灌溉等。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否阅和关设计图纸、设计说明 (含相关节水产品的设备材料表、冷卸节水措施说明)、产品说 明巧等;评价食阅设计说明、相关峻工图、产品说明书、产品节 水性能检测报告、节水产说明等, 7.2.12本条适月于各奖民川建筑的预评价、评价。未设率外景 观水体的项日,本条可直接待分。率外象观水体的补水没有利 語水雨水 太文A

7.2.12本条适川于各民川建筑的预评价、评价。未设率外录

7.2.T2本茶川 价木个外 观水体的项日,本条可凸接得分。密外累观水体不的补水没不利 雨水战雨水利用量不满要求时,本条不得分。 本条在本标准2017低版筑6.2.14条的基础1:发展而来, 国家标准《民旧建筑节水设计标准》CB50555一20101强市 性条文第4.1.5条规定“景观用水水源不得采川市政白来水和地 下井水”,全文强制国家标准《:宅建筑规范》(B50368一2005 第4.4.3条规定“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严禁使附自来水”,内

化设有水景的项,水体的补水只能使用非传统水源,或在取得 当地和关主替部门的许叫后,利用临近的河、湖水。有景观水 本,们利用临近的洲、湖水近行补水的,本条不得分。 设置木条的门的是鼓励将雨水摔利用和案外景观水体设计 有机地给合起来。、录观水体的补水应充分利用场地的雨水资源, 不足时考慧他传统水源的使用,我省为缺水地区,应谨慎 考德设置景观水体,景观水体的设计应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确定规模和具休形式,设计时应做好景观水体补水量和水体蒸发 元逐月的水量平衡,确保满是木条的定量要求, 本条要求利雨水提供的补水量大于水体蒸发量的60%, 亦即采叫除雨水外的其他水源对景观水体补水的量不得大丁水体 蒸发量的40%设计时应做好原观水体补水量和水体蒸发量的 水量平衡,象观水体的补水应单独设置水表,不得与绿化有 水、道路冲洗用水金川水表, 景观水体的水质根据水景补水水源利功能性质不同,应不低 于国家现行标滩的租关要求,具体水质标准详见标准第5.2.3 条:景观水体的水质保障应采用态水处理技术,在雨水进入景 观水体之前充分利用植物利士襄渗滤作川削减径流污染,通过采 打非硬质池底及态驳岸,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条件,通过水 动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必要时川采取其他辅助段对水体进 行净化,保障水体水质安全。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总平面图 竖向、室内外给排水施图、水景详图等)、水量平衡计算书; 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计算书、景观水体补水用水计量运行记 录、景观水体水质检测报告等。

7.2.1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设计平均日用水量应粮据节水用水定额和设计用水单元数量 计算得出,节水用水定额取值详见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 设计标准》CB50555。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当地相关主 管部门的许可、非传统水源利用计算书;评价查阅相关图 纸、设计说明、非传统水源利用计算书、非传统水源水质检测 报告。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7.2.3条和第9.2.16条基础上发 展而来。 土建和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对节约能源资源有重要作 用。土建和装修一体化设计,要求对土建设计和装修设计统一协 调,在土建设计时考感装修设计需求,事先进行孔洞预留和装修 面层固定件的预理,避免在装修时对已有建筑构件打凿、穿孔。 这样既可减少设计的反复,又可保证结构的安全,减少材料消 耗,并降低装修成本。 实践中,可由建设单位统一组织建筑主体工程和装修施工, 也可由建设单位提供菜单式的装修做法拍业主选择,统一进行图 纸设计、材料购买和施工。在选材和施工方面尽可能采取工业化 制造,具备稳定性、耐久性、环保性利通用性的设备和装修装饰 材料,从而在工程竣下验收时室内装修一步到位,避免破坏建筑 构件和设施。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土建、装修各专业施工图及

其他证明材料;评价查阅士建、装修各专业竣工.图及其 材料。

7.2. 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7.2.9条基础.上发展而来。 合理选用建筑结构材料,可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及材料用 量,同时也可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震作用及地基基础的材料消 耗,节材效果显著优于同类建材。 本条中建筑结构材料主要指高强度钢筋、高强度混凝土、高 强钢材。高强度钢筋包括400MPa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高强 混凝土包括C50及以上混凝土,高强度钢材包括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规定的Q355级以1.高强钢材。采 用混合结构时,考混凝土、钢的组合作用优化构设计,可达 到较好的节材效果。 材料用量比例应按以下规则行计算: 1对于混凝土结构,需计算高强度钢筋比例、高强混凝土 比例; 2 对于钢结构,需计算离强钢材比例、螺栓连接节点数量 比例; 3对汀混含结构、除计算以1材料之外,还需计算建筑结 构比例。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利关设计支件、各类材料用 量比例计算书;评价查阅相关下图、施记录、材料决算清 单、各类材料用量比例计算书。

7.2.1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7.2.6条基础:发展而来。

7.2.1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7.2.11条和第7.2.13条基础上 发展而来。 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是建筑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重要内 容。本条的设置旨在整体考量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对节材与材料 资源利用的贡献,评价范围是永久性安装在工程中的建筑材料, 不包括电梯等设备。有的建筑材料可以在不改变材料的物质形态 情况下直接进行再利用,或经过简单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 用,如有些材质的门、窗等。有的建筑材料需要通过改变物质形 态才能实现循环利用,如难以直接回用的钢筋、玻璃等,则以回 炉再生产。有的建筑材料则既可以直接再利用又可以回炉后再循 环利用,例如标准尺寸的钢结构型材等。以上各类材料均可纳入 本条范畴。 建筑中选用的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以 减少生产加丁新材料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具有良 好的经济、补会和环境效益。 利废建材即“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是指在满

P = [(S, + S2 + S + S)/100] × 100%

式中:P. 一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S,—主体结构材料指标实际得分值; S,——围护墙和内隔墙指标实际得分值; S,—装修指标实际得分值; 其他指标实际得分值。

注:1表中带“ “项的分值采用“内法计算,计缩结果取小数点后1位。 2预拌泥凝土应包含预制部品部件的混凝止用鼠;预拌砂浆应包含预制部品部 牛的砂浆用员;围扩护端、内隔墙采用预制构件时,计入相应体积计算;结构保温装修 等一体化构件分别计人相应的墙体、装修、保温、防水材料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分析报 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计算分析报告、检测报告、工程决算 材料清单、绿色建材标识证书、施工记录。

本条沿用本标准2017年版第4.1.4条。建筑室内的环境质 量与日照密切相关。 我国对住宅建筑以及幼儿园、医院、疗养院等公共建筑都有 日照的要求,相关标准包括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标准》CB50180、《巾小学校设计规范》CB50099等以及现行行 业标准《托儿所、纺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C39等。建筑的布局 与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上述标准要求,若没有相应标准要求,符 合城乡规划的要求即为达标。采用日照的模拟分析时,应执行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CB/T50947中的相关 规定。 除满足日照和热环境相关标准要求外,本条要求建筑布局还 应兼顾周边,减少对相邻的住宅、幼儿园牛生:活用房等有日照标准 要求的建筑产生不利的日照遮挡。条文中的“不得降低周边建筑 的日照标准”是指:(1)对于新建项自的建设,应满足周边建筑有 关日照标准的要求。②对于改造项自,分两种情况:周边建筑改 造前满足日照标准的,应保证其改造后仍符合相关日照标准的要 求;周边建筑改造前未满足日照标准的,改造后不可再降低其原 有的日照水平。 对于周边建筑,现行标准对其日照标准有量化要求的,可以

通过模拟计算报告来判定达标;对于周边的非住宅建筑,若现行 没计标准对其日照标准没有量化的要求,则可以不进行白照的模 拟计算,只要其满足控制性详规即可判定达标。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日照分析报 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日照分析报告。

8.1.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为新增条文。建筑环境质量与场地热环境密切相关,热 环境直接影响人们户外活动的热安全性和热舒适度。现行行业标 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CGJ286对居住区详细规划阶 段的热环境设计进行了规定,给出了设计方法、指标、参数。项 目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场地内热环境的舒适度,采取有效措 施改善场地通风不良、遮阳不足、绿量不够、渗透不强等一系列 的问题,降低热岛强度,提高环境舒适度。本条要求项自按现行 行业标准《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进行热环境设 计。城市居住区是指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地区,简称 居住区。如项国处于非居住区规划范围内,符合其城乡规划的要 求即为达标。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场地热环境 计算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场地热环境计算报告。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4.2.14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第1款,植物配置应充分体现本地区植物资源的特点,突出 地方特色。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所在地土壤种植,在常规绿化 栽培技术条件下,不需要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保持原 有优良性状,且应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

无花粉污染、不易导致过敏的植物种类。植物配置应注意李相变 化和常绿落叶树种的合理搭配,保证景观效果的长效性。严禁选 毒性植物及枝叶有硬刺的植物。尽可能减少使用果毛、飞絮较多 的树种。 第2款,种植区域的覆土深度应满足养、灌、草自然生长的 需要。一般来说,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覆土深度为:乔木大于 1.2m,深根系乔木大于1.5m,灌木大于0.5m,草坪大于0.3m。 种植区域的覆土深度应满足申报项自所在地园林主管部门对覆土 深度的要求。鼓励各类公共建筑进行屋绿化和墙面垂直绿化, 魏能增加绿化面积,文可以改善屋顶和墙壁的保温隔热效果,还 可有效滞留雨水。新建公共建筑(政府机关、学校、医院、文化 体育场所等)条件适宜的屋顶,宜实施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实施 面积应不小于屋顶可绿化面积的60%。 第3款,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 第5.4.1条第2款规定“应充分利用实土布置绿地,植物配置应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环境等条件确定”,第5.4.2条第1款规 定“地下建筑顶板上的覆土层宜采取局部开放式,开放边应与地 下室外部自然土层相连”。本条第3款综合考虑相关规定,提出 “应充分利用实土布置绿地”。 第4款,配建绿地应以养木为主,乔、灌、草复层绿化组合 配置,并充分考虑场地冬李日照和夏李遮阴的需求,宜场地绿 化、屋绿化、垂直绿化、沿口绿化、棚架绿化等多层次种植。 地面绿化覆盖面积中养灌木占比应达到70%。 第5款,古树名木应按《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的相关 现定进行保护,避免损毁破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苗木表、屋 顶绿化、覆土绿化和/或垂直绿化的区域及面积、种植区域的覆 土深度、排水设计);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苗木采购清单。

对大于10hm的场地,应进行雨水控制与利用专项设计,并 与海绵城市设计协调一致,避免实际工程中针对某个子系统(雨 水利用、径流减排、污染控制等)进行独立设计所带来的诸多资 源配置和统筹衔接不当的问题。具体评价时,场地占地面积大于 10hrn的项目,应提供雨水专项设计文件;小于10hm的项目可 不做雨水专项设计,但也应根据场地条件合理采用雨水控制利用 措施,编制场地雨水综合控制利用方案。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场地竖向设 计文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书、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 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或专项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年 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书、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雨水综合利 用方案或专项设计文件。

8.1.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

本条为新增条文。设置便于识别和使用的标识系统,包括导 向标识和定位标识等,能够为建筑使用者带来便捷的使用体验。 标识一般有人车分流标识、公共交通接驳引导标识、易于老年人 识别的标识、满足儿童使用需求与身高匹配的标识、无障碍标识、 楼座及配套设施定位标识、健身慢行道导间标识、健身楼梯间 向标识、公共卫生间导向标识,以及其他促进建筑便使捷使用的导 可标识等。公共建筑的标识系统应当执行现行国家标《公共建 筑标识系统技术规范》CB/个51223,住笔建筑可以参照执行。 在标识系统设计和设置时,应考虑建筑使用者的识别习惯, 通过色彩、形式、学体、符号等整体进行设计,形成统一性和可 辨识度,并考虑老年人、残障人十、儿童等不同人群对标识的识 别和感知的方式。例如,老年人由于视觉能力下降,需要采用较

大的文字、较易识别的色彩系统等,儿童由于身高较低、识字量 不够等,需要采用高度适合、色彩与图形化结合等方式的识别系 统等。因此,提出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特点设置适宜的标识引导系 统,体现出对不同人群的关爱。 同时,为便于标识识别,应在场地内显著位置上设置标识, 标识应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建筑与设施分布情况,并提示当前 位置等。建筑及场地的标识应沿通行路径布置,构成完整和连续 的引导系统。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标识系统设 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

8.1.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8.1.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

8.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4.2.12条基础上发展而来。 第1款,建设项目应对场地的地形和场地内可利用的资源进 行勘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以及建筑、生态景 观的布局,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第2款,减少并发建设过程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 变,包括原有植被、水体、山体、地表行泄洪通道、滞蓄洪坑塘 佳地等。在建设过程中确需改造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水体、植 被等时,应在工程结束后及时采取生态复原措施,减少对原场地 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场地内外生态系统保持衔接,形成连贯的生 态系统更有利于生态建设和保护。 第3款,表层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 合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对场地内未受 污染的净地表层土进行保护和回收利用是土壤资源保护、维持生 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 第4款,基于场地资源与生态诊断的科学规划设计,在开发 建设的同时采取符合场地实际的技术措施,并提供足够证据表明 该技术措施可有效实现生态恢复或生态补偿,可参与评审。比

如,在场地内规划设计多样化的生态体系,如湿地系统、乔灌草 复合绿化体系、结合多层空间的立体绿化系统等,为本土动物提 供生物通道和栖息场所。采用生态驳岸、生态浮岛等措施增加本 地生物生存活动空间,充分利用水生动植物的水质自然净化功能 保障水体水质。对于本条未列出的其他生态恢复或补偿措施,只 要申请方能够提供足够相关证明文件即可认为满足得分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场地原地形图、相关设计文 件(带地形的规划设计图、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景观设计总 平面图);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生态补偿方案(植被保护方案 及记录、水面保留方案、表层土利用相关图纸或说明文件等) 施工记录、影像材料。

8.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4.2.15条基础上发展南来。年径 流总量控制率定义为: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 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 的比例。 外排总量控制包括径流减排、污染控制、雨水调节和收集回 用等,应依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比较,来确 定最优方案。 从区域角度看,雨水的过量收集会导致原有水体的萎缩或影 响水系统的良性循环。要使硬化地面恢复到自然地貌的环境水 平,最佳的水控制量应以雨水排放量接近自然地貌为标准,因 此从经济性和维持区域性水环境的良性循环角度出发,径流的控 制率也不宦过大而应有合适的量(除非具体项自有特殊的防洪排 涝设计要求)。出维持场地生态、基流的需要,年径流总量控

制率不宜超过85%。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60%、70%、75%或85%时对应的降 雨量(日值)为设计控制雨量,参见表10。设计控制雨量的确 定要通过统计学方法获得。统计年限不同时,不同控制率下对应 的设计雨量会有差异。考虑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周期性,推荐采用 最近30年的统计数据,特殊情况除外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

设计时应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来确定 雨水设施规模和最终方案,有条件时,可通过相关雨水控制利用 模型进行设计计算:也可采用简单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控制雨 量、场地综合径流系数、总汇水面积来确定项目雨水设施需要的 总规模,再分别计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等措施实现的控制容 积,达到设计控制雨量对应的控制规模要求,即判定得分。 对于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特殊的地区,如湿陷性黄土地区 等,应根据当地相关规定实施雨水控制利用。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年径流总量 控制率计算书、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或 专项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 书、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或专项设计 文件。

8.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4.2.2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绿 地率指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该项目总用地 面积的比率(%)。绿地包括建设项目用地中各类用作绿化的用 地。合理设置绿地可起到改善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缓解城 市热岛效应等作用。绿地率以及公共绿地的数量是衡量住区环境 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标准》CB50180,集中绿地是指居住街坊配套建设、可供居民休 憩、开展户外活动的绿化场地。集中绿地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宽 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²时,集中绿地应设置供幼儿、 老年人在家门口日常户外活动的场地。应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 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即日照标准的等时线)范围之外

并在此区域设置供儿童、老年人户外活动场地,为老年人及儿童 在家门口提供日常休憩及游戏活动场所。 为保障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高服务质量,每个城市对城 市中不同地段或不同性质的公共设施建设项自,都制定有相应的 绿地管理控制要求。本条鼓励公共建筑项目优化建筑布局,提供 更多的绿化用地或绿化广场,创造更加宜人的公共空间;鼓励绿 地或绿化广场设置保想、娱乐等设施并定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 放,以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规划许可的设计条件、相关 设计文件、日照分析报告、绿地率计算书;评价查阅相关竣工 图、绿地率计算书。 8.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场地范围内 严格禁烟的项自,直接得9分。幼儿园、中小学校设置吸烟区, 不得分。 本条为新增条文。本标准第5.1.1条规定了室内禁止吸烟, 同司时需要为“烟民”设置专门的室外吸烟区,有效地引导有吸 烟习惯的人群,走出室内,在规定的合理范围内吸烟、做到“疏 堵结合”。室外吸烟区的选择还须避免人员密集区、有遮阴的人

8.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4.2.13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地开发应遵循低影响开发原则,合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 基础设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屋顶绿 化、植被浅沟、藏污设施、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景观 水体等。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灰色雨水设施(雨水 口、雨水管道、调蓄池等),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削减雨水径流、 控制径流污染、保护水环境。 第1款,利用场地内的水塘、湿地、低洼地等作为雨水调蓄 设施,或利用场地内设计景观(如景观绿地、罩溪和景观水体) 来调蓄雨水,可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国标。能调蓄雨水 的景观绿地包括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树池、塘等。 第2、3款,屋而雨水和道路雨水是建筑场地产牛径流的重要 源头,易被污染许形成污染源,故简合理引导其进入地面生态设 施进行调蓄、下渗利利用,采取相应截污措施。地面生态设施 是指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树池等,即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植 物、通过植物截流、土壤过滤滞留处理小流量径流雨水,达到控 制径流污染的日的。洗衣废水若排人绿地,将危害植物的生长, 物业应楚期检查齐科绝阳台洗衣废水接人用水管的情况发 第4款,雨水下渗也是削减径流和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 一。“硬质铺装地面”指场地中停乍场、道路和率外沔动场地 萨,不包括建筑地(屋而)、绿地、水面等、“透水销装”指 既能满足路前及铺地强度和耐久性要求,文能使雨水通过本身与 铺装下基层相通的渗水路径百接渗入下部上壤的地面铺装系统, 包括采透水铺装方式或便用植草砖、透水沥清、透水混凝上 透水地砖等透水铺装材料。当透水铺装下为地下案顶板时,者地 下室顶板设有疏水板及导水管等将渗透雨水导人与地下顶板

接壤的实土,或地下室顶板上覆土深度能满足当地园林绿化部门 要求时,仍可认定其为透水铺装地面,但覆土深度不得小于 600mm。评价时以场地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所占的面积比例 为依据。申报材料中应提供场地铺装图,要求明确透水铺装地面 的位置、面积、铺装材料和透水铺装方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总平面 图、景观设计图、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等)、计算书;评价查 阅相关竣工图、计算书。

8.2.6未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4.2.5条基础上发展而来。国家 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一2008中对各类声环境功能区 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进行了规定,见表11。

本条评价时,仅考虑室外环境噪对人的影响,不考虑建筑 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分区,项目应尽可能地采取措施来实现环境噪

得分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4.2.4条基础上发展而来。建筑 物光污染包据建筑反射光(眩光)、夜的室外夜景照明以及厂 告照明等造成的光污染。光污染产的炫光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还会使人降低对灯光信号等重要信息的辨识力,甚至带来道路安 全隐惠 光污染控制对策包括降低建筑物表而(玻璃和其他材料、涂 料)的可见光反射比,合理选配照明器具,采取防止溢光措施 等。现行家标准《玻璃幕墙光热性能》CB/个18091将玻璃幕 墙的光污染定义为有害光反射,对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反射比作了 规定。木条要求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发射比及反射光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符合《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B/T18091的规定。 夜景照明泛指除体育场场地、建筑干地和道路照明等功能性 照明以外,所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景观的照明,亦 称景观照明。室外夜景照明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案外照明 干挑光限制规范》GB/个35626和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 设计规范》JC.I/T163中关丁光污染探制的相关要求,并在室列外

照明设计图纸中体现。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光污染分析 报告;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光污染分析报告、检测报告。 8.2.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若只有一排 建筑,本条第1款的第二项可直接得分。对于半下沉室外空间, 此条也需要进行评价。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4.2.6条基础上发展而来。本条 人行区是指区域范内功能或主要功能可供行人通行和停留的场 所。冬季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风速小于5m/s是不 影响人们正常室外活动的基本要求。建筑的迎风面与背风面风压 差不超过5Pa,可以减少冷风向室内渗透。 夏季、过渡季通风不畅在某些区域形成无风区或涡旋区,将 影响室外散热和污染物消散。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达到 0.5Pa有利于建筑的自然通风。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手段,通过不同季节典型风 向、风速可对建筑外风环境进行模拟,其中来流风速、风向为对 应季李节内出现频率最高的风向和平均风速。室外风环境模拟使用 的气象参数建议依次按山东省有关标准要求、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JCJ/T346、现行国家标准《民建筑供 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CB50736、《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 专用气象数据集》的优先顺序取得风向、风速资料,数据选用尽 可能使用地区内的气象站过去年内的代表性数据,也叫以采用 相关气象部门山具的逐时气象数掀。计算“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 面的风压差”可将建筑外窗室内表而风压默认为OPa,可开启列外 窗的室外风压绝对值大于0.5Pa,即可判定此外窗满足要求

室外风环境模拟应得到以下输出结果: 1不同季节、不同来流风速下,模拟得到场地内1.5m高 处的风速分布。 2不同季节、不同来流风速下,模拟得到冬季室外活动区 的风速放大系数。 3不同季节、不同来流风速下,模拟得到建筑首层及以上 典型楼层迎风面与背风面(或主要开窗面)表面的压力分布。 对于不同季节,如果主导风向、风速不唯一(可参考《实 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阳耀庆,国建筑业出版社出版;或 当地气象周历史数据),宜分析两称主导风向下的情况。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风环境分析 报告等;评价查阅相关峻工文件、风环境分析报告。

8.2.9本条适用于备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在木标准2017年版第4.2.7条基础上发展南来。“热 岛”现象在夏季出现,不仪会使人们高温巾暑的概率变大,同时 还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给人们的 主活和下作带来负面影响。室外硬质地面采用遮阴措施可有效降 低室外活动场地地表度,减少热岛效应,提高场地热舒适度。 第1款叶的室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 和非机动年停场,不包括机动个道和机动个停车场。木款仅对 建筑阴影区的户外活动场地提山要求,建筑阴影区为夏至日 8:00一16:00时段在:4h11照等时线内的区域。乔木遮阴面积 按照成年养木的树冠正投影而积算;构筑物遮阴面积按照构筑 物正投影面积订算。 第2款、路川反射隔热涂料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反射隔

热涂料》GB/T25261一2018的方法进行耐沾污性处理后太阳光 反射比仍保持不小于0.4。 第3款中屋面可采用高反射率涂料等面层,本款计算绿化屋 面面积、设有太阳能集热板或光电板的水平投影面积、反射率高 的屋面面积之和。 第4款,夏季空调系统直接排热较常规情况降低50%及以 上,是指采用了地源或者水源排走余热或对余热加以回收利用的 空调措施,或者夏季空调尖峰负荷时段有明显的降低直接排除废 热的措施,包括围护结构和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等。针对本款有 两种简化措施: 1)夏李50%的空调负荷地源热泵或水源热泵承担; 2)夏李空调尖峰负荷或40%以上空调冷负荷由蓄冷系统 承担。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日照分析报 告、计算书;评价查阅相关工图、日照分析报告、计算书、材 料性能检测报告。

9.1.1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内各环节和阶段,都有可能在技术、 产品选用和管理方式工进行性能提高和创新。为鼓励性能提高和 创新,在各环节和阶段采用先进、适用、经济的技术、产品和管 理方式,本次修订增设了相应的评价项自。比照“控制项”和 “评分项”,本标准中将此类评价项目称为“加分项”。 本次修订增设的加分项内容,有的在属性分类上属于性能提 高,如进一一步降低建筑综合能耗;有的在属性分类上属于创新 如传承地域建筑文化、建筑信息模型(BIM)、碳排放分析计算 等,鼓励在技术、管理、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9.1.2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某得分值或不得分。考虑到与绿色 建筑总得分要求的平衡,以及加分项对建筑绿色性能的贡献,本 标准对加分项附加得分作了不天于100分的限制。某些加分项是 对前面章节中评分项的提高,符合条件时,加分项和相应评分项

等,鼓励在技术、管理、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9.1.2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某得分值或不得分。考虑到与绿色 建筑总得分要求的平衡,以及加分项对建筑绿色性能的贡献,本 标准对加分项附加得分作了不大于100分的限制。某些加分项是 对前面章节中评分项的提高,符合条件时,加分项和相应评分项 均可得分,

9.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不茶用宁谷车 本条为新增条文。鼓励项目根据所在地的气候、资源特点, 在本标准第7.2.4条和第7.2.8条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提升建 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供暖空调设备系统能效,以最少的供

暖空调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本条可.与本标准第7.2.4 条、第7.2.8条同时得分。 应根据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449 2018第5.3节的相关规定,分别计算设计建筑及满足国家现行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参照建筑的供暖空调能耗,计算其节能率 并进行得分判定。建筑供暖空调系统能耗相比国家现行有关建筑 节能标准降低40%,得10分;在此基础上,每再降低10%,再 多得5分,本条最高得分不超过30分。 本条文涉及的国家和山东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包括现行国 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现行小东省T程 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5155和现行行业标 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现行山东 省亡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7/5026等。 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围护结构施 工详图、相关设计说明)、节能计、建筑综合能耗节能率分 析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围护结构施1详图、相关设计说 明)、节能计算书、建筑综盒能耗节能率分析报售。

9.2.2本条适用于备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承地域建筑文化的范畴。历史建筑主要指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地 方特色,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构筑物。应采用适度的保护利用措施, 避免对历史建筑价值和特征要素的损伤和改变。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 关竣丁.图。

本条沿用本标准2017版第11.2.13条。吊然选用废弃场地、 利用旧建筑具体技术存在不同,但同属于项目策划、规划前期均 需考虑的问题,前且基本不存在两点内容可同时达标的情况,敌 进行了条文合井处理。 我省城市可建设用地日趋紧缺,对废弃地进行改造并加以利 朋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废弃场地进行绿色 建筑建设,在技术难度、建设成本方面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代 介。因此,对优先选用废弃地的建设理念和行为进行鼓励。本条 所指的废弃场地主要包括裸岩、石砾地、盐碱地、沙荒地、废窑 坑、废旧仓库或T广弃置地等。绿色建筑可优先考感合理利用废 弃场地,采取改造或改良等治理措施,对土壤,是否含有有毒物 质进行检测与再利用评估,确保场地利用不存在安全隐惠,符合 国家、我省相关标准的要求。 本条所指的“尚可利用的旧建筑”系指建筑质量能保证使 用安全的建筑,或通过少量改造加固后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旧建 筑。虽然目前多数项自为新建,且多为净地交付,项目方很难有 权选择利用旧建筑。但仍需对利用“可利用的”旧建筑的行为 予以鼓励,防止大拆大建。对于一些从技术经济分析角度不可行

但出于保护文物或体现风貌而留存的历史建筑,由于有相关政策 或财政资金支持,因此不在本条中得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评报告、 日建筑使用专项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环评报告、旧建筑 利用专项报告、检测报告,并现场核实。

9.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术条为新增条文。绿容率是指场地内各类植被叶面积总量与 场地面积的比值。叶面积是生态学中研究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的关键性指标,它与植物生物量、固碳释氧、调节环境等功能关 系密切,较高的绿容率往往代表较好的生态效益。自前常见的绿 地率是十分重要的场地生态评价指标,但由于养、灌、草生态效 益的不同,绿地率这样的面积型指标无法全面表征场地绿地的空 间生态水平,同样的绿地率在不同的景观配置方案下代表的生态 效益差异可能较大,因此,绿容率可以作为绿地率的有效补充。 为了合理提高绿容率,可优先保留场地原生树种和植被,合 理配置叶面积指数较高的树种,提倡立体绿化,加强绿化养护 提高植被健康水平。绿化配置时避免影响低层用户的日照和 采光。 本条的绿容率可采用如下简化计算公式:绿容率=>,(养 木叶面积指数×养木投影面积×养木株数)+灌木占地面积×3+ 草地占地面积×1」/场地面积。冠层稀蔬类乔木叶面积指数按2 取值,冠层密集类乔木叶面积指数按4取值,乔木投影面积按苗 木表数据进行计算,场地内的立体绿化均可纳入计算。 除以上简化计算方法外,鼓励有条件地区采用当地建设主管 部门认可的常用植物叶面积调研数据进行绿容率计算;也可提供

以实际测量数据为依据的绿容率测量报告货,测量时间可为全年叶 面积较多的季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绿化种植平 面图、苗木表等)、绿容率计算书;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绿容 率计算书或植被叶面积测量报告、相关证明材料。

9.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7.2.5条基研上发展而来。钢结 构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符合减少人工、减少消耗、提高质量、提 高效率的工业化建造要求。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混凝 土体积的计算,无竖向立杆支撑叠合楼盖的现浇混凝土部分可按 预制构件考虑,预制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现浇部分可按预制构件考 怎,叠合剪力墙的现浇混凝土部分可按0.8倍折算为预制构件 模壳墙的现浇混凝土部分可按0.5倍折算为预制构件。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书;评 价查阅相关竣工图、计算书。

本条沿用本标准2017版第11.2.14条。建筑信息模型 (BIM)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技术。BIM是在CAD技术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BIM是集成了建筑工程 项自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能使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对 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实现数据共享齐协同工作。 BIM技术支持建筑T.程全寿命期的信息管理和利用,在建筑 T程建设的各阶段支持基于BIM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以极大 地提升建筑丁程信息化整体水平,T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之间 的协作配合可以在更高层次.充分利用各自资源,有效地避免由

于数据不通畅带来的重复性劳动,大大提高整个程的质量和效 率,并显著降低成本。对BIM模型构件设置构件(包括设备、 材料等)编码、安装时间、广商信息、维修周期等运维要素利数 据,可对后期进行有效的物业运维管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规划设计阶段的BIM技术 应用报告;评价查阅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行维护阶段的BIM 技术应用报告。

9.2.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月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本条沿用本标准2017年版第11.2.15条。建筑碳排放计算 及其碳足迹分析,不仅有助于帮助绿色建筑项日进·步达到和优 化节能、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同标,而目有子进一步明确建 筑对于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量,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国 卫有了较为成熟的计算方法和一是量的案例实践。在计算分析基 础上,再进一步采取相关节能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电缆沟防火方案施工方案,做到有的放 天。绿色建筑作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载体,理应将此作为 项技术措施同步开展。 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包括建筑固有的碳排放量和标运行 况下的资源消耗碳排放量。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分析报告主要 分析建筑的固有碳排放量,峻1.验收主要分析在标准运行T.况 下建筑的资源消耗碳排放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项日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 分析报告,以及相应措施;评价查阅项目峻.厂验收后的碳排放计 算分析报告,以及相应措施的运行情况。

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

本条在本标准 2017 年版第 9.2. 8 条、第 9. 2. 9 条的基础

率提出要求。 第4款,现浇混凝土构件,施工时采用铝模体系,可确保构 件表面的平整度,避免二次找平粉刷,从而节约材料,降低材料 消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评价套阅绿色施工实施方案、绿色施工 等级或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认定文件、混凝土用量结算清单、预 拌混凝土进货单、施工单位统计计算的预拌混凝土损耗率、现场 钢筋加工的钢筋工程量清单、钢筋用量结算清单、钢筋进货单、 施工单位统计计算的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铝模材料设计方案及 施工日志。

9.2.9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

本条为新增条文。建设亡程保险在国际上已经是一种较为成 熟的制度,比如法国的潜在缺陷保险(ID)制度、日本的住宅 性能保证制度等。保险一般股承保程竣工验收之日起一定年限 (如10年)之内因主体结构或装修设备构件存在缺陷发生工程质 量事故而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通过保险产品公司约束开发商必 须对建筑质量提供一定年限的长期保证,当建筑工程出现了保证 书中列明的质量问题时,通过保险机制保证消费者的权益。通过 推行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提高建设程质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建设工程质量保险产品投保 计划:评价查阅建设T.程质量保险产品保单,核查其约定条件和 实施情况

本条在本标准2017年版第11.2.18条基础上发展附来。本 条主要是对前文未提及的其他技术和管理创新予以鼓励。目的是

鼓励和引导项目采用不在本标准所列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范围 内,但可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 染、提高健康和宜居性、智能化系统建设、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 实现良好性能提升的创新技术和措施,以此提高绿色建筑技术 水平。 当某项自采取了创新、性能提升、适合山东省地方特色的技 术措施,并提供了足够证据表明该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环境友好 性、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或具有较大的社 会效益时,可参与评审。项自的创新点应较大地超过相应指标的 要求,或达到合理指标但具备显著降低成本或提高工效等优点。 另外,本条列出了部分可供选择的技术措施如下: 1合理采用建筑墙体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 2应用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进行建筑设计、施工、验收 及全过程综合效能调适; 3在设计工况下,集中空调系统的冷源系统设计能效系数 (DEERays)比现行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37/T5043限定值的提高幅度不低于10%; 4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空调热源、 生活热水需求; 5综合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节约、替代淡水资源; 6绿色建材应用比例不少于70%,采用4类及以上的绿色 建材,且绿色建材达到三星级标准认证或产品通过绿色产品 认证; 7获得高星级健康建筑标识的建筑; 8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工程:

9鲁班奖、詹天佑奖、广厦奖工程; 10 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成本分析计算; 11零碳建筑。 本条未列出的其他创新项内容砌石生产桥施工组织设计,只要申请方能够提供足够相 关证明并通过专家组的评审,即可认为满足要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分析论证报 告及相关证明材料;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分析论证报告及相 关证明材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