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机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楼机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楼机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接地体接地电阻:按供电部门规定每年必须进行实测一次,工程竣工后,符合测试距离的软土层很难找到,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工程在避雷引下线的外侧距地坪0.5m的外墙上预埋钢板,从钢板上可引出接地引下线也可在此测量接地电阻,预埋钢板处的构造柱内的两根主钢筋应与接地极可靠连接。

5.4.6 消防报警系统施工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管线敷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在建过程中要求穿墙或接板的导线,都要穿在不能移动的管中加以保护,配线要尽量减少接头,穿在管子内的导线不允许有接头,必要的接头可在接线箱连接.接头处的总线不应受机械力的作用.

导线连接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为此导线接头必须接触可靠、稳定。接头应牢固,其机械强度不小于同截面导线的80%某市新明半岛居住区一期工程市政道路等附属工程室外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包扎的接头,绝缘强度应不低于导线绝缘强度。剥切绝缘层应不损伤线芯,截面在2.5mm²以下的单根芯线可用压接帽,接头应耐腐蚀防止松动,不得使用有腐蚀性的助焊剂焊接。

穿管线的要求: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禁止穿在同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在报警系统中,探测器回路线,控制回路间的通讯线,电源线应分别穿管敷设。联动系统中的联动信号线,通信线及电源线也应分管敷设。如果出现不同类型的线共管,会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甚至导致系统运行崩溃。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以保证线路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也能避免很多故障和隐患。导线铺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测量绝缘电阻,对地电阻不应小于20MΩ。

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标号,以有利于安装和调试工作的准确性。

探测器底座安装用螺钉紧固,不得使用电线或铁扎。底座及探测器安装完毕后应外加塑料罩保护,确保建筑内装修过程中不遇到损坏和污染。

接口模块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 如水流指示器的信号接口模块安装吊平顶天花板内要有维修孔洞。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用线或其他方式固定牢靠。电缆线芯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电源线,通讯线分别加套管并编号。所有电缆线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接线端子上的接线必须用焊片压接在端子上,每只接线端子上压接线不得超过二根。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以防灰尘、潮湿及老鼠进入箱。

5.4.7 其它弱电系统配合施工

公司将定期参加工程现场施工协调例会,协调土建商、机电供应商、机电安装、强电、给排水、暖通及弱电工程分包商的施工界面和协调工作,以明确各工种的施工界面和责任范围。

对交叉施工的工作面,对弱电系统已安装的设备、电缆、检测点、执行机构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止因交叉施工而引起的设备损坏,消除弱电系统工程的不良隐患。

配线方式有电线管配线、钢索配线、桥架配线方式。

干线子系统宜采用电缆孔方式敷设,配线子系统电缆沿金属电缆桥架或钢管敷设。严格控制管线与电磁干扰源之间最小距离。

大多数布线主干线电缆在建筑物内垂直布线或在平面过道吊顶内敷设安装时,采用防火型(阻燃型)电缆外加金属电缆走线槽予以保护(防碰撞及防屏蔽干扰)。

当水平线缆在楼层的平面吊顶内敷设安装时,应安装敷设在涂有多道防火油漆的金属管道内予以保护(防火、防碰撞及防屏蔽干扰)。

通信线与信号传输电缆采用双绞铝箔铜网编织遮蔽电缆,遮蔽铜网应单独接地,并与电源分开设置管路;电源线与信号线在无屏蔽平行布置时,宜保持0.3M以上间距,当在同一金属线槽内敷设时,需装设金属隔离件。

电系统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时,采用耐燃塑料管敷 设;当采用通讯电缆时或双绞线时,楞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或带有盖板的金属桥架配线方式。

本工程的机电设备安装内容由给排水、电气、通风三大系统中的主要设备构成。主要包括:供水水泵、生活水箱、给水设备、卫生洁具、热交换器、热水炉、回水泵、排水泵、消防喷淋泵、冷冻机组、超低噪声集水型冷却塔、变频加压泵组、空调机组、风机盘管、分体式空调器、恒温恒湿机组、离心式风机组、成套配电箱柜等。

5.5.1 静态设备和动态设备安装主要施工措施及施工工艺:

主要设备的施工(就位)方法

设备就位前事先用枕木及钢板铺设斜坡,同时在基础上垫置枕木,以保护地脚螺栓。将拖排牵引索通过滑轮组接至卷扬机,由卷扬机将设备拖至基础上。设备就位示意图如下:

根据设计要求和以往施工经验,设备安装时应尽可能考虑降低日后运行时的噪音,以及管道与设备相连接时不产生应力,不同设备拟采用不同的避震安装方式:如水泵机组的避震方式采用减震台座加减震器;离心式通风机的避震方式采用减震吊架或橡胶隔振垫等。

首先熟悉图纸及设备随带资料,做好机具材料施工准备。

对基础进行验收、复测、弹线、基础处理、标高测定、设备定位纵横中心线确定。

设备吊装、拖运到基础就位、找正、找平、灌浆、保养、二次精平。

设备在楼层中拖运时,要注意楼面负载,并且做好保护楼面地坪的措施,并使主要的承受力在大梁上。

与设备相连的管道,必须在吹扫、清洗后,才可与设备相连通。

接管安装时,要采用无应力接管法,防止因配管而影响设备使用性能和寿命。

机械设备和润滑管道安装后必须经过酸洗、吹扫、油清洗后,才可正式与设备连通。

转动设备在配管安装后应再次复测一下联轴器的同心度、水平度的精度,如有变化应进行调正。

设备吊装、拖运时,要注意吊点和拖运位置,必要时采用吊架和托架吊、拖。

制造厂装配的部件在油封有效期内一般不应拆卸,必须拆卸时应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铅封的部位不得拆卸。

通风设备安装必须设减振基础,除消防风机专用风机外,风机进出口均应安装软接管。

设备找平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外缘,平垫铁应露出10—30mm,但垫铁伸入设备底座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

安装完毕进行试运转前,应对设备及附属装置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试运转,试运转应先无负荷,后带负荷。先单机试运转,然后进行联机试车。泵必须带负荷试车。设备的试运转必须符合文件及随机技术资料的要求,各有关部门必须对试运转情况进行确认和签证,并办好有关验收手续。

小型设备电气柜箱安装的施工方法

――所有柜、箱、盘、屏等在搬运和安装时应采取防震防潮、防止框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安全措施。有外包装均需到位后再拆除。必要时可将装配性设备和易损元件拆除下单独包装、贮存。

――拆除外包装就位后,应考虑是否会遭受漏水、坠落物体打击,避免遭受损失。

――电气柜基础一般使用10#槽钢制作,其尺寸与柜体外形尺寸相同,在地下室泵房容易进水的部位,要求土建另筑厚为100mm的基础,起到防水作用,基础槽钢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要求:

基础型钢安装的允许偏差

――柜、箱体就位后,校正水平度、垂直度,垫衬要使用斜垫铁和薄铁板,并尽可能靠近底脚螺栓侧,垫衬的数量在同一断面不能超过三块,不能用木块和容易变形材料代替。

――柜、箱、盘单独或成排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

――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完毕在测试绝缘时,应有防止弱电设备被击穿的安全技术措施。

――柜箱基础下面设有电缆地沟时,应有防止老鼠等小动物进入的措施,一般采用铁丝网隔离,避免电气短路现象的发生。

――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外损。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一根。进出柜内的电缆必须挂牌,写明设计编号、线径及终端名称。

6 施工主要管理措施

6.1 确保安装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的措施

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质量第一,优质服务”。在本工程中将认真落实好质量方针,为此将采取下列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本公司制定了“质量保证手册”,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各项目体也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实行双线制(执行线和监督线),使本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本公司推行“项目法施工”已多年,积累了相当的经验。项目体人员自始至终常驻施工现场,能及时处理和协调解决现场各种事宜,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将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施工,遵照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要求施工,未经设计或有关单位同意,不得擅自修改施工图。

认真执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查的三检制,对重要工序设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保证其施工质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施工用计量器具应有检验合格证DBJ/T13-263-2017 福建省绿色建筑运行维护技术规程.pdf,定期送有关计量单位进行检测,在检验周期内方可使用。

安装材料和设备必须是国家的合格产品,钢材、管材、线材、阀门仪表等应有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

严格掌握毛坯施工阶段的质量,保证在毛坯阶段创优质工程,以为所定的质量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水压试验应在毛坯工程结束后,装饰工程施工前进行,并应安装排水设施。在装饰后进行通水时,应有严密的组织措施。并在主管施工员带领下,熟悉全系统控制阀门,逐层、逐段进行通水。

在本工程的系统调试及设备吊装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交有关部门审核,在审核通过后再进行操作,操作时需严格按所定的方案实施,以保证调试和吊装的万无一失,并达到本工程拟定的质量要求。

在施工前,施工员应熟悉掌握专业图纸,对水、电、风施工中的结合点,水、电、风施工员应互相沟通SL 109-2015 农田排水试验规范(替代SL 109-95,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对有可能出现的矛盾找出解决的办法,消化后向班组交待清楚,以保证系统功能和外观质量。

施工员必须加强深化施工技术交底,使班组对施工任务有全面的了解,尽可能地消化图纸了解技术要求以及规范要求,做好班组的施工准备工作。

贯彻“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的原则,对安装过程中的各道工序,班组按图纸要求和施工验收规定,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原始记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