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700.5-2018 化学品 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 第5部分:生物富集

GB/T 36700.5-2018 化学品 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 第5部分:生物富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36700.5-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05370
下载资源

GB/T 36700.5-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6700.5-2018 化学品 水生环境危害分类指导 第5部分:生物富集

积之间的差别。生物富集即物质经由水环境暴露,被生物吸收、转化和排出的净结果。生物蓄积则指物 质经由所有暴露途径(即空气、水、沉积物/土壤和食物)被生物吸收、转化和排出的净结果。此外,生物 放大即物质通过食物链的积累和转化,导致在营养链高端的生物体内浓度的增加(欧盟委员会,1996) 对多数有机化合物而言,最主要暴露途径在于经水体吸收(生物富集)。只有那些具有较强疏水性的物 质,从食物中吸收才会成为主要途径。GB3000C 0.28分类标准使用BCF(或K)衡量物质的生物蓄积 潜力。因此,本部分只针对生物富集相关数据提供指导,不涉及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的蓄积数据。 4.2物质的分类主要基于化学品的固有特性。然而,生物富集程度受较多因素影响,例如生物可利用 性、试验生物的生理特性、暴露浓度的稳定性、暴露时间、目标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排泄作用等。因 此,化学品分类时,对生物富集潜力进行解释,要求对物质的固有特性以及确定BCF的环境条件进行评 估,并接照相应判定方法将生物富集和1gKw数据用于分类。本部分仅涉及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金属类 化合物,无机金属化合物的数据解释见GB/T36700.7。 4.3物质的生物富集性数据,可通过标准化试验获得,也可根据其分子结构进行估算。解释用于分类 的生物富集数据时,通常要求对测试数据进行详细评价,具体要求参见附录A、附录B、附录C。 4.4物质的水生环境危害分类通常依据其现有环境特性数据进行,但为分类目的而产生测试数据的情 况较少。通常可获得各种各样的测试数据,但天部分数据不可直接适用分类标准,应从水生环境危害分 类角度对现有生物富集数据进行解释

5.1生物富集数据类型

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富集性可通过生物富集试验确定。试验期间,BCF由稳定状态时物质在生物

JTG 5142-2019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2019-09-01开始实施)GB/T 36700.52018

内浓度与水中浓度计算得出,或者是利用吸收速率常数(k)和清除速率常数(k。)进行估算。一般而言, 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富集潜力主要与物质的亲脂性相关。亲脂性的衡量标准为K,亲脂性非离子有机 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最低新陈代谢或生物转化与BCF相关。因此,Kw通常用于根据lgKw和log 3CF之间的经验关系估算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富集性。对于多数有机化合物而言,可用估算方法计算 K。w。因此,物质的生物富集性数据可通过试验确定、或根据试验确定的K。进行估算,或者利用 QSAR得出的K值进行估算

5.2生物富集系数(BCI

5.2.1BCF数据要求

5.2.2不同试验物种的BCF

5.2.2.1用于分类的BCF值应以整个生物体的测定结果为基础。如前所述,最佳分类数据应为采用 GB/T21800、GB/T21858或国际通用等效方法得到的BCF值。该类方法以小鱼为试验生物。与较大 的生物体相比,较小的生物体有较高的鳃表面与质量之比,故较小生物体可比较大生物体更快达到稳定 状态条件。因此,如果BCF值仅建立在达到平衡状态的鱼体内和水中测定浓度的基础上,生物富集试 验所用生物体(鱼)的大小,是吸收阶段所用时间的决定因素。如果生物富集试验的试验生物为大鱼,例 如成年鲑鱼,则应评价吸收周期是否足以确保达到稳定状态,或足以准确确定动态吸收速率常数。 5.2.2.2此外,将现有数据用于分类时,BCF值有可能从几种不同的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如蛤类),或 从鱼类的不同器官中得到的。因此,应按照共同基础或标准对数据进行相互比较并与标准进行比较 鱼类或水生生物的脂类含量与BCF测定值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对各种不同鱼类物种的BCF 直进行比较,或者将基于特定器官的BCF值转化为整个生物体的BCF值时,通常采用特定脂类含量校 正BCF值。例如,如在文献中检索到整个生物体的BCF值或特定器官的BCF值,首先利用鱼类或器官 内的相对脂肪含量,按脂类百分比计算BCF值(参见有关试验生物典型脂肪含量的文献/试验准则) 其次,根据假定的常用缺省脂类含量,计算典型水生生物体(小鱼)整个机体的BCF值。最常使用的缺

GB/T36700.52018

省值为5%(Pedersen等,1995),即小鱼平均脂类含量。 5.2.2.3通常采用经脂肪量值校正的BCF有效值确定基于湿重BCF值,该值与GB30000.28分类标准 的BCF临界值500相关

5.2.3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受试物

5.2.3.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受试物,可助于对水和鱼类样本进行分析。然而,除非与特定的分析方 法相结合,总放射性测定值可反映母体物质以及可能的代谢物和代谢产生的碳,这些物质已经以有机分 子的形式与鱼类组织结合。因此,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受试物确定的BCF值通常偏高。 5.2.3.2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受试物时,通常在分子的稳定部分进行标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测定 的BCF值包含代谢物的BCF值。对某些物质而言,代谢物最具毒性且具高生物富集潜力。因此,母体 物质以及代谢物的测定,对于物质的水生危害(包括生物富集潜力)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5.2.3.3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受试物进行的试验中,通常在鱼类胆囊中发现较高的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浓度,主要为肝脏内的生物转化和随后在胆囊内产生的代谢排泄物造成的(Comotto等,1979; Wakabayashi等,1987;Goodrich等,1991;Toshima等,1992)。鱼类不喂食时,胆囊内的物质未被清空 至肠道内,高浓度代谢物可在胆囊内积累。因此,喂养方式可对BCF测定值有显著影响。较多研究文 献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受试物且未给鱼喂食,结果显示在胆囊内发现高浓度放射性物质。此类研究 中,生物富集性在多数情况下可能被高估。因此,在评价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受试物的试验时,应对 喂养方式进行评估。 5.2.3.4GB/T21800、GB/T21858建议,对杀虫剂类物质,如果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残留物表示的 3CF值不小于1000,应对稳定状态下在鱼类组织中的总残留量不小于10%的降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定 量。如果没有代谢物的定性和定量数据可供使用,则应根据测定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BCF值评估生 物富集性。对于高生物富集性物质(BCF不小于500),根据母体化合物的BCF值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测定的BCF值相比,应将后者用于分类

5.3.1 K数据要求

对有机化合物而言,试验获得的高质量K。w值,或经评估并被推荐的数值,应优先于其他K值。 当没有高质量测试数据可供使用时,分类可使用1gK。w的QSAR预测数据,但仅限于那些对其适用性 有充分描述的化学品。对于强酸和强碱类化学品,与洗脱液起反应的物质或表面活性物质,应提供 QSAR估计的K值或基于单个正辛醇和水溶解性基础上的估测值,而不是分析确定的Kow值。对非 离子状态的可电离物质(自由酸或自由碱)进行测定时,只能使用一种合适的缓冲剂,其pH值应低于自 由酸的解离常数.或者高于自由碱的解离常数

5.3.2.1试验测定K。w值可采用GB/T21852、GB/T21853、OECD123等标准的准则(参见附录C)。 当lgK值在一2至4范围内时,应采用摇瓶法。摇瓶法仅适用于可溶于水和正辛醇的纯物质。对于 可缓慢溶于水的高亲脂性物质,利用慢速搅拌法得到的数据通常更为可靠。在摇瓶法试验过程中形成 激乳而造成的试验困难,通过慢速搅拌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克服,水、正辛醇和受试物可在慢速搅拌 反应器内达到平衡。采用慢速搅拌法可准确和精确地确定化合物的K。w值,lgK。w值最高为8.2。摇瓶 去和慢速搅拌法只适用于可溶于水和正辛醇的纯物质。当IgK。w值在O至6范围内时,应采用HPLC 方法。与摇瓶法相比,HPLC法对受试物中存在的杂质较不敏感。测定lgK。w值的另一个方法为 USEPAOCSPP830.7560的柱发生法

GB/T 36700.52018

5.3.2.2由于通过试验测定Kw值受相关因素限制(例如极易溶于水的物质、高亲脂性物质和表面活性 剂),所以也可使用从QSAR得到的K。w值。

5.3.2.2由于通过试验测定Kw值受相关因素限制(例如极易溶于水的物质、高亲脂性物质和表面活性 剂),所以也可使用从QSAR得到的K。w值, 5.3.3QSAR确定IgK 对于K。w估算值,分类时应考虑所采用的估算方法。目前已有较多QSAR可用于估算K。w值。没 有测试数据可供使用时,可应用相关商业软件估算,参见附录D。应注意QSAR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范 围差别较大,对于表面活性化合物、整合物和混合物,应采用特殊方法估算lgK值

5.3.3QOSAR确定IgK

对于K。w估算值,分类时应考虑所采用的估算方法。目前已有较多QSAR可用于估算F 有测试数据可供使用时,可应用相关商业软件估算,参见附录D。应注意QSAR的可靠性和 围差别较大,对于表面活性化合物、整合物和混合物,应采用特殊方法估算lgK值

6需特别注意BCF和K值的化学品类别

6.1BCF和K值的影响因素

6.3极难溶解物质和复杂物质

6.3.1应特别注意极难溶解物质。该类物质的溶解性通常表示为低于检测限,从而导致生物富集潜力 维以解释。对于此类物质,生物富集潜力应基于试验确定的K。w值或根据QSAR估计的1gK。w值。 6.3.2在多组分物质不能完全溶于水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确定混合物成分,并考察利用其组分的现有 信息确定其生物富集潜力。当生物富集组分为复杂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例如大于20%;对于有害 组分而言,含量甚至更低),应将复杂物质视为生物富集物质

大于一定分子尺寸时,物质的生物富集潜力会降低,原因可能在于物质通过鳃膜时的位阻造成 有建议考虑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临界值700(如欧盟委员会,1996),但对该临界值存有争议,故有建 出另一个临界值1000,以排除对可能具有间接水生影响的物质的考虑(CSTEE,1999)。通常应该

GB/T36700.5—2018

虑可能的代谢物或大分子环境降解产物的生物富集性。因此,应对大分子量物质的生物富集数据进行 认真评估。只有认为此类数据对于母体化合物及其可能的代谢物和环境降解产物均完全有效时,方可 使用该数据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包含亲脂性(最常见的为烷基链)和亲水性(极性基团)部分的物质。根据极性基 团所带电荷,表面活性物质可进一步细分为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或两性表面活性物质。由于存在各 种各样的不同极性基团,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结构种类繁多的化合物,各类化合物根据表面活性而不是 根据化学结构进行定义。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子类(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或两性物质)来考虑表面活 生物质的生物富集潜力,而不是将其作为整体予以考虑。表面活性物质可形成乳状物,该乳状物很难确 定生物利用率。微团的形成可导致生物有效成分发生变化,即使在已经明显形成溶液时,从而导致生物 富集潜力解释困难

6.5.2试验获得的BCF

对表面活性物质的BCF值测试表明,BCF值可能会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可能与极 团的连接位置和其他结构特点相关

7.1相互矛盾的BCF数据

7.1.1同一种物质有多种BCF数据情况下,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当同一种物质有多种富集数据 且结果相互矛盾时,通常应采用证据权重法进行解释。即如果某物质通过试验确定的BCF数据相互矛 盾,存在BCF不小于500,又小于500的情况,应将质量最高、记录最完整的数据用于确定该物质的生物 富集潜力。如果仍然存在矛盾,在可以得到不同鱼种的高质量BCF数值的情况下,应使用最高的BCF 有效数值用于分类。 7.1.2当可以得到同一物种和同一生命阶段的较大数据集(4个或更多数值)时,可将BCF数值的几何 平均值作为该物种的代表性BCF值使用

7.2相互矛盾的lgK数据

在可以得到同一物质的多种lgK。数据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如果同一物质的 值,存在lgK既不小于4,又小于4的情况,应将质量最高、记录最完整的数据用于确定该物质

GB/T 36700.52018

生物富集潜力。如果仍然存在矛盾,则应优先选用BCF最大的有效数值。在此情况下,可将QSAR估 测的1gK值作为参考数据

富集潜力可通过专家判断作出评估。 例如其他物质有可得的生物富集或1gK。测定值或者Kw预测 直,通过将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其分子结构比较确定

7.4.1根据上述讨论和结论制定本判定方法,有助于判定物质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生物富集潜力。 7.4.2应将试验获得的高质量BCF值用于分类。如果可以获得1gK。w数据,则不应将质量水平较低或 无法确定的BCF值用于分类,因其可能产生错误或过低BCF值,例如,由于暴露时间过短而稳定状态 条件未达到。如果没有鱼类的BCF数据可供使用,也可使用其他物种(例如始贝)的高质量BCF数据 7.4.3对有机化合物,应优先使用试验获得的高质量K。w值,或在评论性刊物中经评估并被推荐的值 在没有高质量测试数据可供使用时,分类可使用1gK。w的QSAR预测数据,但仅限于那些对其适用性 有充分描述的化学品。对于强酸和强碱类物质、金属络合物和表面活性物质,应提供QSAR估计的 Kw值或基于单个正辛醇和水溶解性基础上的估计值,而不是分析测定的Kw值 7.4.4如果可以获得相关数据,但数据未经验证,则应采用专家判断方法。 7.4.5判定某种物质对水生生物是否具有生物富集潜力,可根据下列方法: a)可以提供有效/高质量的试验测定的BCF值时: 1)BCF不小于500:物质具有生物富集潜力; 2)BCF小于500:物质不具有生物富集潜力

1)BCF不小于500:物质具有生物富集潜力; 2)BCF小于500:物质不具有生物富集潜力。 b) 不能提供有效/高质量的试验测定的BCF值,但可提供有效/高质量的试验测定的IgK。w 值时: 1)1gK。w不小于4:物质具有生物富集潜力; 2)lgK小于4:物质不具有生物富集潜力。 c) 不能提供有效/高质量的试验测定的BCF值和lgK。w值时,但可提供有效的QSAR估计的lg Kw值时: 1)1gK不小于4:物质具有生物富集潜力; 2)1gK小于4:物质不具有生物富集潜力

GB/T36700.5—2018

A.1生物富集系数(BCF)

利用试验和估算方法确定有机化合物BCF和K值的基本原理

BCF定义为在稳定状态下化学品在生物相中的浓度与在周围介质中(这里是指水)的浓度之 F可在试验稳定条件下直接测定,也可以通过一级吸收速率常数和清除速率常数之比计算得到 去不要求达到稳定状态

A.1.2BCF 测定方法

GB/T 36700.52018

到真实的BCF,有必要将母体受试物与可能存在的代谢产物明确区分开。如果在试验中采用放射性同 立素标记物质,将有可能对总体放射性标记(即母体受试物和可能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或者可以 将样本纯化,以便能够对母体化合物进行单独分析。 A.1.2.5当1gKow值大于6时,BCF测定值将会随着1gK。w值的增大而减小。产生这一非线性特点的 主要原因可能是生物转化,膜渗透*力减小或者大分子生物脂溶性降低。其他因素应考虑试验中的人 为原因,比如没有达到平衡状态、由于在水相中的吸附作用造成有机化合物生物利用率的降低和分析有 误等。此外,应谨慎评估1gK。值大于*的物质的BCF测试数据,这些数据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lg K。值小于*的物质

A.2.1定义和一般考虑

摇瓶法的基本原理是测定物质在两种不同的相态,即正辛醇相和水相中的溶解度。为确定分配系 数,应先将系统中所有相互作用的各种成分之间达到平衡状态,然后再测定物质在两种相态中的溶解 度。当1gK在一2~*时,摇瓶法适用。摇瓶法只能用于可溶于水和正辛醇的纯物质,而且应在 0℃~25℃的恒定温度条件下进行(±1℃)

A.2.2.2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分析柱上进行的。分析柱内填满含有通过化学键与二氧化硅结合的长碳氢链 比如C8、C1s)的固定相,注入到柱体内的化学品,由于在流*相和固定相之间不同的分配系数,将以不 同的速率沿柱体**。高效液相色谱法不适用于强酸和强碱、金属络合物、表面活性物质或与洗脱剂发 生反应的物质。当lgK。w值在0~*时,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摇瓶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受 试物中的杂质不太敏感

A.2.2.3慢速搅拌法

采用慢速搅拌法,可以精准确定1gKw值小于8.2的化合物的K。w值(DeBruijn等,1989)。对于 高亲脂性的化合物,摇瓶法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微滴的形成);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时,应将K。 直外推到标定范围以外,以得到K。估计值。 为确定分配系数,受试物应先在正辛醇和水之间达到平衡,然后再测定两相中受试物的浓度。在

GB/T3*700.52018

瓶法试验过程中,因形成微滴而造成的试验困难,可在慢速搅拌试验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正辛醇、水 和受试物可在轻轻搅拌的反应器内可达到平衡。搅拌可能或多或少地在正辛醇和水之间创造分层流* 条件,而且可强化各相之间的交换而不会形成微滴

A.2.2.*器柱发生法

另一种普遍采用的测定1gK%值的方法是器柱发生法。在这种方法中,将发生器柱用于分配正辛 享和水相中的受试物。柱体用一种固体支撑物包裹,柱内充满溶解在正辛醇中并保持一定浓度的受试 物。用水将受试物从充满正辛醇溶液的发生器柱中洗提出来。从发生器柱中洗脱的水溶液中的物质浓 度代表从正辛醇相分离到水相中的受试物平衡浓度。与摇瓶法相比,发生器柱法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 完全避免微滴的形成。因此,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测定K。w值大于*.5的物质(Doucette和Andren, 987和1988;Shiu等,1988)和1gK。w值小于*.5的物质。发生器柱法的缺点是需要复杂的设备。《有 毒物质控制法案试验准则》(USEPA,1985)对器柱发生法作了详细说明

A.2.3利用QSAR确定IgKm(另见GB/T3*

A.2.3.1目前已经使用和正在开发的用于估计K。w值的QSAR较多,常用的几种方法都建立在碎片常 数的基础上。碎片法的基础是单个分子碎片亲脂特性的简单相加。在没有可得测试数据的情况下,可 使用QSAR预测软件估算1gKow。 A.2.3.2CLOGP(光化学信息系统,1995)最初是为药品设计而开发的。模型建立在Hansch和Lec 算法(Hansch和Leo,1979)的基础上。该程序用于估算含有C、H、N、O、Hal、P和/或S的有机化合物 的1gK。值,不适用于盐类和带有形式电荷的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和氧化氮除外)。对于可电离物质,比 如苯酚、胺和羧酸,gK。w值估算结果是中性或未电离形式的值,并且该数值与pH值有关。一般说来 程序可在lgK。w值为0至5的范围内给出具体的估算值(欧盟委员会,199*,第Ⅲ部分)。然而,Niemela 1993)进行过一项有效性研究,将1gKw测定值与QSAR模型估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程序 可准确预测lgK。值在0以下或9以上范围内的大量有机化合物的1gK。w值(n=501,r²=0.9*7)。在 对7000多种物质进行的一项类似的验证性研究中,使用CLOGP程序(PC版3.32,USEPA1.2)得到 的结果是,r²=0.89,s.d.=0.58,n=7221。这些有效性研究表明,当没有测试数据可供使用时,CLOGF 程序可用于估算1gK。w值,并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对于整合化合物和表面活性物质,有报告称,CLOGF 程序只能达到有限的可靠性(OECD,1993)。然而,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LAS),可用一种修正方 法来估算经调整的CLOGP值(Roberts,1989) A.2.3.3LOGKOW或KOWWIN使用结构碎片和校正因子的方法。该程序可用于估算含有C、H、 N、O、Hal、Si、P、Se、Li、Na、K和/或Hg的有机化合物的1gK。w值;也可估算带有形式电荷(如硝基化 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化合物的1gK。w值。可电离物质,比如苯酚、胺和羧酸的1gK。w值估算结果,是中 生或未电离形式的值,因此估算值与pH值有关。某些表面活性物质,如脂肪醇乙氧基化物(Tolls 1998)、染料和解离物质,也可以用LOGKOW程序进行预测(Pedersen等人,1995)。一般说来,该程序 可对1gKw值在0至9范围内的物质给出明确的估测值(TemaNord1995:581)。与CLOGP程序相 司,LOGKOW程序也被证明是有效的(表A.1),并建议用于分类。 A.2.3.*AUTOLOGP(Devillers等,1995)是通过从各种文献中收集到的800种有机化学品的数据集 而建立起来的,可用于估测含有C、H、N、O、Hal、P和S的有机化学品的lgK。w值,但不能用于估测盐 类的lgK。值。此外,也不能估测某些带有形式电荷的化合物的1gK。w值,但硝基化合物除外。可以估 则如苯酚、胺和羧酸等可电离化学品的1gKw值,但应该注意它们与pH值的相关性, 表A.1综述了基于碎片法的各种lgKw值估测方法(Howard和Meylan,1997)。使用其他估算lg K值的方法时,应视具体情况使用并有适当的科学证明

GB/T 3*700.52018

表A.1根据碎片法估算IK值的OSAR方法综述

GB/T3*700.52018

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有机化合物生物富集潜力的影响

亲脂性化合物的吸 Linde,1995)。外部因素,比女 大小、影响生物利用率的因素 率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大鱼的鳃表面积和体重比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预测,和小鱼相比,大鱼的吸收速率常数(k1) 低(Sijm和Linde,1995;Opperhuizen和Sijm,199o)。物质在鱼体内的吸收还进一步受到以下 影响:过鳃水流、通过位于鳃上皮水层的扩散、通过鳃上皮的渗透、过鳃血的流*速率和血液成分 合能力(ECETOC,1995)

由于水中的pH值可能会影响物质的吸收,因此离子化物质不易渗透生物膜。以预测,物质的分 子最大横截面直径大于1.7*nm(Opperhuizen等,1985;Anliker等,1988)或最大有效分子长度大于 *.3nm(Opperhuizen,198*),生物膜的渗透性将会降低。因此,由于物质的大分子造成生物的膜渗透 生降低,将导致大分子物质完全无法被吸收。分子大小对生物富集的影响,是由于分子大小对物质的扩 散系数产生影响.从而降低了吸收速率常数(Gobas等人,198*)

一种物质能够产生有效的生物富集的前提是,它能够在水中存在,并且能够通过鱼鳃迁移从而进入 鱼体。在自然环境和试验条件下,均存在能够影响有效性的所有因素,将使生物富集性的真实值发生变 化,从而不同于BCF的估算值。由于在生物富集试验研究中需要给鱼喂食,因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 和未溶解的颗粒性有机物的浓度可能相对较高,因此应降低可通过鱼鳃直接被吸收的化学品的含量。 McCarthy和Jimenez(1985)的研究已经表明,亲脂性物质被溶解性腐殖质吸附,可降低该物质被生物 富集的有效性;物质的亲脂性越强,生物富集的有效性降低程度越大(Schrap和Opperhuizen,1990)。 比外,被已溶解有机化合物或未溶解的颗粒态有机化合物或其表面吸附,一般情况下,可能对BCF(和 其他物理化学特性)的测定产生十扰,从而使得确定BCF或其适当性描述的难度增加。由于鱼体内的 主物富集与水中化学品的有效浓度直接相关,因此,有必要使高亲脂性物质在暴露(吸收)期间内的有效 农度保持在相对较窄的范围内。 由于可快速生物降解的物质在试验水中的存在时间可能很短,因而,这类物质的生物富集效应可能

影响生物体生理机能的环境参数也可能影响物质的吸收。例如,当水中的氧含量降低时,鱼需要

GB/T 3*700.52018

更多的水流经它们的鳃部,以满足呼吸需求(McKim和Goeden,1982)。然而,Opperhuizen和Schrap (1987)研究指出,这也可能和鱼的种类有关。研究(Sijm等,1993)进一步表明,温度可能影响亲脂性物 质的吸收速率常数,然而尚未发现其他研究人员有关于温度变化影响吸收速率常数的报道(Black等, 1991)。

B.3影响清除率的因素

与吸收速率相同,清除率取决于生物体的大小。由于和较大的生物体相比,较小的生物体(比如幼 鱼)的鳃表面积和体重比更大,因此研究表明,与未成熟期/成鱼期相比,在早期生命阶段达到稳定状态 和由此导致的“中毒剂量平衡”所需的时间更短一些(Petersen和Kristensen,1998)。由于达到稳定状 态需要的时间取决于尺2,因此,用于生物富集试验受试鱼的大小,对于达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具有 重要的意义

高浓度的亲脂性物质。因此,“肥”鱼(例如鳗缅)比“瘦”鱼(例如鳕鱼)的生物富集程度更高。此外 库”可能起到存贮高亲脂性物质的作用。饥饿或其他生理变化可能改变脂质平衡,并释放这种物 而导致影响滞后

3.3.*.1一般而言,新陈代谢或生物转化可使母体化合物转化为更容易在水中溶解的代谢物。其结果 是,与母体化合物相比,亲水性更强的代谢物可能更易于从体内排泄出来。当一种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改 变后,化合物的许多特性将随之出现变化。因此,在组织分布、生物蓄积、持久性,以及排泄路径和排泄 率等方面,代谢物将在生物体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生物转化也可以改变一种化合物的毒性。这 种毒性变化可能对生物体有利,也可能对生物体有害。生物转化可能防止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过高 以致出现中毒反应(解毒)。然而,也可能形成一种比母体化合物更具毒性的代谢物(生物活化),比如已 知毒性很高的苯并花。 B.3.*.2陆生生物有发达的生物转化系统,与生活在水生环境中的生物相比,这种系统一般更为强大。 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对于用鳃呼吸的生物而言,外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的 意义不大,它们可以更容易地将化合物排泄到水中(VanDenBerg等人,1995)。水生生物对外源性物 质的生物转化能力符合以下规律:软体*物小于甲壳类*物小于鱼类(Wofford等,1981)。

研究证明,鱼类的k(清除速率常数)和1gKow(或BCF)之间存在看负线性关系(比如,Spacie和 Hamelink,1982;Gobas等,1989;Petersen和Kristensen,1998),而k,(吸收速率常数)则或多或少与 物质的亲脂性无关(Connell,1990)。因此,结果是BCF一般也随着物质亲脂性的增加而增加,即对于 新陈代谢强度不大的物质而言,lgBCF和lgK之间存在相关性

GB/T3*700.52018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Kw值的QSAR估算方法 些通过QSAR估算K值的模型方法参见表D.1

T/CECS 522-2018 装配复合模壳体系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GB/T 3*700.52018

表D.1K值的QSAR估算方法

K值的OSAR估算方

测多数有机化合物的lgKw值,lgK。w预测范围可从大于0至小于9(n=501,r²=0.9*7)(TemaNord199 581), 根据1gKw估测值与试验值的散点分布图(锡拉库扎研究公司,1999)评估(对13058种化合物进行了试验) 明LOGKOW程序对于1gK值在一*至8范围的化合物是有效的

GB/T3*700.5—2018

GB/T 3*700.52018

GB/T3*700.52018

广州市市政工程主要项目概算指标及编制指引(2018年)(穗建造价[2019]**号 广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2019年*月)GB/T3*700.5201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