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112-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

HJ 1112-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HJ 1112-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9.2K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07765
下载资源

HJ 1112-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J 1112-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

包括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区域地势、交通等,并附地理位置图和建设项目站址所涉区域的卫星照 片

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项目站址所涉区域的地形特征、地貌类型、水文水质等。若无可查资 料,应做必要的现场调查。

6. 3. 1监测因子

DB12T 724.57-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57 部分:电子通信制造企业表2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因子汇总表

6.3.2监测点位及布点方法

监测点位包括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和发射天线周围环境: a)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以定点监测为主; b 新建站址: 站址附近如无其他源强存在时,可仅在站址中心布点监测。 C 改扩建站址: 对于全向辐射天线,以发射天线为起点,在靠近天线的区域采用网格布点,在远离天线处过 渡到以天线为圆心的同心圆布点。考虑到场强变化的快慢,布点应近密远疏。布点在靠近建 筑物、树木、输电线路等时,适当调整测点位置到较为空旷处。对于定向天线,可适当简化 背瓣方向布点。 监测点位附近如有影响监测结果的其他源强存在时,应说明其存在情况并分析其对监测结果的 影响。监测点位周围环境如不满足监测条件,应记录说明; e 给出监测布点图; f)分析监测布点的代表性

应在发射天线正常运行工况下开展监测。监测点位应依据发射天线工况确定 各监测点位监测一次。

6.3.4监测方法及仪器

按照HJ/T10.2的规定执行。

6. 3. 5监测结果

列表给出监测结果,可同时用图线形式给出监测结果,并附质量保证的相关资料

过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结论。

3.5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6.6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按照HJ19的规定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按照HJ2.4的规定执行。 从对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时间分布、时间长度及控制作业时段、优化施工机械布 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要从文明施工、防止物料裸露、合理堆料、定期洒水等施工管理及临时预防措施方面进行分析。

7.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7.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HJ19的规定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8.1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1.1模式预测及评价

8. 1. 1. 1预测因子

须测因子按照表2的规定执行。

8.1.1.2预测模式

根据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布局、发射机功率、频率范围、天线特性参数、天线最大线尺 寸、运行工况等参数,计算其周围辐射近场区、远场区电磁辐射的分布情况及对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 的影响。 中波、短波、调频、电视广播天线辐射近场区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公式参见GY5054。中波、短波 产播天线远场区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公式参见附录D。调频、电视广播天线远场区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 公式参见附录E。 中波、短波、调频、电视广播天线电磁辐射强度的计算亦可采用数值计算

模式预测应给出预测工况及环境条件,应考虑针对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和特定的工程条件及环境 条件,合理选择典型情况进行预测。当存在多个发射天线时,应考虑其对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的综合 影响,并提出对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8.1.1.4预测结果及评价

预测结果应以表格和等值线图、趋势线图的方式表述。预测结果应给出最大值、满足评价标准 其对应位置和站界预测值,并给出电磁辐射强度预测达标等值线图。 对于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应根据建筑高度,给出不同楼层的预测结果, 通过对照评价标准,评价预测结果,提出治理、减缓和避让措施,

8. 1.2. 1选择类比对象

类比对象的建设规模、布局、发射机功率、频率范围、天线特性参数、环境条件及运行工况应与拟 建项目相类似,并列表论述其可比性。 除环境条件相同点位的监测数据可利用已有监测资料外,其余点位的监测数据均应实测。 类比评价时,如国内没有同类型建设项目,可通过搜集国外资料、模拟试验等手段取得数据、资料 进行评价。

8. 1.2. 2类比监测因子

类比监测因子按照表2的规定选择。

8. 1.2.3监测方法及仪器

按照HJ/T10.2的规定执行

8. 1. 2. 4监测布点

对于类比对象涉及到的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应进行定点监测,并说明其对电磁辐射环境敏 的影响。 选择监测路径时应考虑结果能反映主要源项的影响。给出监测布点图,并给出监测现场照片

8.1.2.5类比结果分析

类比结果应以表格、趋势线图等方式表达。 分析类比结果的规律性、类比对象与本建设项目的差异性;分析预测广播电视电磁辐射的影响范围、 满足评价标准或要求的范围、最大值出现的区域范围、站界电磁辐射影响程度,并对其正确性及合理性 进行论述。必要时进行模式复核并分析,

8.1.3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根据现状评价、模式预测及评价、类比监测及评价,综合评价广播电视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以及站址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从声源源强、数量、位置及达标情况等方面对厂 建设项目发射机冷却设备噪声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8.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以及区域水体功能区划,主要从水量、处理 放去向、受纳水体环境质量以及处理达标情况等方面对广播电视台站的水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

8.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9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分析与论证

9.1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分析

针对环境影响或建设项目内容提出明确 具体的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对厂播电视台站产生的 (如污水、固体废物等)的收集、管理和处置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 各项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应明确责任单位、环境保护职责和完成期限。

9.2环境保护设施、措施论证

根据同类或相同设施、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 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设施、措施的可行 效性和可靠性。没有实际运行经验的,可提供相关实验数据。

在设计、施工、运行阶段,分别列出环境保护设施、措施的具体内容、责任主体、实施方案,并估 算其投资金额,明确资金来源。 环境保护投资应包括为预防和减缓建设项目不利环境影响而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措施的建设 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等,还应包括直接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服务的管理费用、监测费用、科研费用、科 普宣传费用等。

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环境管理应从环境管理机构、施工期环境管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运行期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培 训、与相关公众的沟通等方面做出规定。 环境管理的任务应包括: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环境管理计划的编制,环境保护设施、 措施的实施管理,提出设计、招投标文件的环境保护内容及要求,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环境保护科研 和技术管理等 应根据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与环境管理任务设置环境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人员,

10. 2. 1监测任务

10.2.2监测点位布设

10.2.3监测技术要求

监测范围应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域相适应: b 监测位置与频次应根据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环境质量的特征、变化和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 保护验收的要求确定; C 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方法; d 监测成果应在原始数据基础上进行审查、校核、综合分析后整理编印,并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e 应对监测提出质量保证要求

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明确给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可行性结论, 对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不可接受或环境风险不可控、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不满足长 期稳定达标要求的建设项目,应提出环境影响不可行的结论。

A. 1 专题设置内容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题设置和编制要求

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般应包括建设项目概况、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施工期环境影 响评价(其中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以上时设专题)、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其中电磁辐射环 竟竞影响设专题,地表水、固废作一般性分析)、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及其有效性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 证、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评价结论和建议等专题

A. 2. 2. 1编制依据

A.2.2.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分别列出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给出各评价因子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或控制 限值。评价因子可按本标准4.4中表1规定选择;评价标准可按本标准4.5规定执行。 A.2.2.3评价工作等级 A.2.2.4评价范围 A.2.2.5环境敏感目标 A.2.2.6评价重点 A.2.3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A.2.3.1建设项目概况 A.2.3.2与政策、法规、标准及规划的相符性 A.2.3.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A.2.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A.2.4.1 区域概况 A.2.4.2 自然环境 A.2.4.3 电磁辐射环境 A.2.4.4声环境 A.2.4.5地表水环境 A.2.4.6生态环境 A2.5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A.2.5.1声环境影响分析 A.2.5.2 施工扬尘分析 A.2.5.3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A.2.5.4 污水排放分析 A.2.5.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分别列出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给出 限值。评价因子可按本标准4.4中表1规定选择; A.2.2.3评价工作等级 A.2.2.4评价范围 A.2.2.5环境敏感目标 A.2.2.6评价重点 A.2.3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A.2.3.1 建设项目概况 A. 2.3.2 与政策、法规、标准及规划的相符性 A.2. 3. 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A.2.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A.2.4.1 区域概况 A.2.4.2 自然环境 A.2.4.3 电磁辐射环境 A.2.4.4 声环境 A.2.4.5地表水环境 A.2.4.6 生态环境 A2.5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A.2.5.1 声环境影响分析 A. 2.5.2 施工扬尘分析 A.2.5.3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A.2.5. 4 污水排放分析 A.2.5.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A.2.10附件和附录

附件应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相关主管部门批文或意见;还可包括广播电视项目建设 件、环境现状及类比监测质量保证文件、引用文献资料及其他必要文件、资料等。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格式和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B.1.2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格式

HJ D0D=20D

B.1.3报告表正文格式

B.2专题评价及附件附图

应设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其评价内容与格式按照本标准有关电磁辐射环境影响 行。

3.2. 2 环境影响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文件 附图2地理位置图(反映行政区划、地形地貌等) 附图3 站址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4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布置图 附图5评价所需其他图件

D.1中波、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

中波、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的计算

D.1.1理论计算公式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中波、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的计算

245/PggG E= gF (h)gF (0, 0)gA

D.1.2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近似计算

D.1.3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近似计

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近似计算公式

取n~1、F(h)~1.2 ,

D.2衰减因子A的取值

300/PgG E= gA

衰减因子完全由土壤的电性参数决定,而土壤的电性参数与频率有关。从物理意义上可知A

HJ11122020 模值是小于1的,而在理想导电的土壤时等于1

D.2.1地表面波垂直极化波时A的取值

以实际土壤参数计算参量

式中: 元一波长,m; g一一大地的电导率,S/m; '一一大地的相对介电常数(无量纲); r一一预测位置与发射天线水平距离,km。 a)>>1时,它表示在波长足够长、土壤导电性足够好的条件下,衰减因子A的模值A接近于 下列表达式,

2+ 0.15x A= 2 + 0.5x + 0.15x²

b)S<<1时,它表示在波长较短、劣质传导性土壤条件下JTG/T 3364-02-2019 公路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衰减因子A的模值A接近于下列表 达式:

D.2.2地表面波水平极化波时A的取值

式中: 预测位置与发射天线水平距离,km; 2一一波长,m; 8一—大地的相对介电常数(无量纲); a 大地的电导率,S/m。 这时衰减因子A的模值A接近于下列表达式:

2+0.3x A: 2 + x + 0.6x²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调频、电视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的计算

E一一远场区电场强度,mV/m P一发射机标称功率,kW; G一一相对于半波偶极子(Go.5元=1.64)的天线增益(倍数); 被测位置与发射天线中心距离,km; F(,Φ)一一发射天线垂直面(仰角θ)、水平面(方位角)归一化方向性函数。

E一一远场区电场强度DB31T 1232-2020 城市森林碳汇调查及数据采集技术规范.pdf,mV/m P, 一一发射机标称功率,kW; G一一相对于半波偶极子(Go.5元=1.64)的天线增益(倍数); 被测位置与发射天线中心距离,km; F(O,?)一一发射天线垂直面(仰角)、水平面(方位角Φ)归一化方向性函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