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EPI 43-2022 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规程.pdf

T/CAEPI 43-2022 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AEPI 43-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53830
下载资源

T/CAEPI 43-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AEPI 43-2022 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规程.pdf

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lectrocoagulation for polluted water treatment

T/CAEPL432022

为贯彻《申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规范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促进水处理的技术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的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北京京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 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京创净源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 京万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周律、张泽瀚、肖东、陈宝生、金志娜、白昱、张鸿涛、张丽萍、马可 可、邸振华、曹智、黄守斌、陈兆林、顾华、周有、潘涛、骆坚平、罗莉涛、陈明如。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2年3月18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负责管理,由起草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应 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至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管理 部门(北京市西城区扣钟北里甲4楼,邮编100037)。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T/CAEPL432022

GTCC-128-2020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pdf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工艺设计、主要设备与 材料、检测与过程控制、电气要求、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规模城镇污水、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中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的设计 施工、验收、运行与维护,也适用于其他相似水质的电絮凝水处理工程,如受污染地表水 受污染地下水等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 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3797 电气控制设备 GB/T 3805 特低电压(ELV)限值 GB/T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12801 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34039 远程终端单元(RTU)技术规范 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 5004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 GB 5005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

电极连接方式 electrodeconnection

T/CAEPL432022

电极与电源、各电极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有单极并联和复极串联 3.3.1 单极并联 monopolarelectrodes inparallel connection 电源的正极、负极与各电极交替连接,内部电极间无连接。 3.3.2 复极串联 bipolar electrodes in series connection 电源的正极、负极仅与两端的电极连接,内部电极间无连接。 3.4 电极间距 distance of electrodes 相邻电极表面间的距离,单位为cm。 3.5 电极数量 number of electrodes 电絮凝接触单元中电极的总片(个)数。 3.6 电极有效面积 effectivearea of electrodes 阳极与水接触的面积,单位为m²。 3.7 总电极有效面积 total effective area of electrodes 电絮凝接触单元中电极有效面积之和,单位为m²。 3.8 电絮凝接触时间 contact time of electrodes 通电状态下,待处理水在电絮凝接触单元的水力停留时间,单位为h。 3.9 电极钝化 electrodepassivation 电极表面生成低导电性的化合物,导致阳极溶出离子速度减慢的现象。 3.10 电流密度 current density 电荷流动的密度, 即单位电极有效面积传输的电流,单位为A/m²。

脉冲电流 pulse current 按某一频率快速变化,表现为周期性起伏的冲击电流,由基准值变为较高或较低的值, 之后又快速回到基准值,单位为A。 3.12 脉冲频率 pulse frequency 单位时间内脉冲电流的重复次数,单位为Hz。 3.13 占空比 duty ratio 采用脉冲电源时,单位时间内通电时间所占的比例。 3.14 倒极polechanging 周期性改变电源的输电方向,即倒极前的正极变为倒极后的负极,倒极前的负极变为倒 极后的正极。 3.15 倒极周期 polechangingcycle

两次相邻倒极的时间间隔,也称倒极时间,单位为min,

4.1电絮凝法污水处理技术(以下简称“电絮凝”)既可用于污水处理中生化处理的预处理, 也可用于污水深度处理。 4.2电絮凝的构筑物或设备的规模应根据最大设计污水处理量确定。 4.3电絮凝处理水的pH值范围为6~9,采用铝电极时pH值宜为78,采用铁电极时pH 值宜为7~9,若pH值超出相应范围,宜加入酸(或碱)调节进水pH值至电极材料的适用 范围,调节过程中主要设备及运行参数应符合HJ2006中的相关要求。 4.4电絮凝处理水的温度应与整体处理工艺相适应,当待处理水的温度小于10℃时,可适 当调整电流密度、电极间距等参数。 4.5电累凝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使用时,在高程布置上各构筑物之间的水流宜采用重力流 4.6电絮凝的构筑物或设备、连接管道及搅拌装置等应考虑必要的防冻、防腐措施。 4.7电絮凝的固液分离宜使用沉淀的形式完成,沉淀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按照国 家相关要求进行处置。

5.1.1电絮凝适宜处理的污染物主要为悬浮颗粒、胶体颗粒,对溶解性污染物,如磷等,也 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5.1.2当待处理水的砂粒含量较高时,电絮凝接触单元应设置预处理设施,按照GB50014的 相关内容执行。 5.1.3当处理规模较小时,各处理单元宜集成并采取成套设备。当处理规模较大时,各处理 单元宜采取钢筋混凝土构筑物。 5.1.4采用电絮凝的厂站的布置、结构、防洪、消防、环保等设计应按照GB12348、GB50014、 GB50069、GB50016等的相关内容执行。 15电毅凝技术流程见图1

5.2电絮凝接触单元

图1电絮凝技术流程图

5.2.1.1电极应便于更换,宜采用平行布置的方式。 5.2.1.2阴极与阳极在形状、面积上应相同。 5.2.1.3电极间距可为1.0cm~3.0cm,当待处理水的电导率较大时,可采用较大的电极间距; 当待处理水的电导率较小时,应采用较小的电极间距。当待处理水的温度小于10℃时,可 适当缩小电极间距。 5.2.1.4水流宜平行经过各极板。

1.4水流宜平行经过各

5.2.1.5电极连接方式宜采用单极并联,也可采用复极串联

5.2.1.5电极连接方式宜采用单极并联,也可采用复极串联。

5.2.1.6电极形状宜为板形,宜采用模块化电极,模块化电极可由多片(个)电极极板构成。 电极的更换周期宜大于一年。当采用其他形式的电极时,若工作原理与板形电极相同,可参 考本标准提出的相关技术要求执行。 5.2.1.7电极材料宜为铝、铁。 5.2.1.8电流密度设计值可为10A/m²~50A/m²,运行时宜为20A/m²~25A/m²;电流密度 在运行时可根据实际的pH值、温度和水的紊动程度或流动状态,在设计值的范围内进行 周整。当待处理水的温度小于10℃时,可适当增大电流。 5.2.1.9电源宜选用脉冲直流电源或直流电源,并应具有恒流或恒压的输出功能。 5.2.1.10电源应具有过流、过热、欠压、缺相、短路等的自动保护功能。 5.2.1.11电源应具备倒极功能,应具备耐受系统倒极时负载突变的能力,倒极时间调节范围 宜为5min~60min。 5.2.1.12脉冲直流电源输出脉冲频率不宜超过10kHz,占空比调节范围应为0~1.0 5.2.1.13电源宜采用安全电压,应符合GB/T3805的规定, 5.2.1.14电源应设置工作和事故状态的检测装置, 5.2.1.15可采用脉冲电源、倒极等措施缓解电极出现的极化、钝化现象,脉冲频率宜为500 Hz~2000Hz,占空比宜为0.3~0.7,倒极时间宜为5min~20min

5.2.2电絮凝接触单元容积

电絮凝接触单元容积的计算见式(1)、(2)、(

V = V1 + V2 Vi= Q×T N× Fo× V2 = 1000

式中: V一一电絮凝接触单元容积,m3; V1——电絮凝接触单元的有效容积,m3; V2—总电极体积,m3; Q—设计流量,m3/h; T——电絮凝接触时间,即待处理水在电絮凝接触单元的停留时间,宜取为0.1h~0.2h;

N一一极板数量,片(个); Fo——电极有效面积,m²; s电极厚度,宜取为5mm~10mm

5.2.3电极电流的确定

5.2.4总电极有效面积

极有效面积应依据电极电流和电流密度进行计算

量应依据总电极有效面积和电极有效面积进行计

5.2.6电极电压的确定

5.2.6.1电极对间的电压

当电极以单极并联方式连接时:

T/CECS930-2021 复配岩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及条文说明.pdf当电极以复级串联方式连接时:

的电压,即两相邻电极间的压降,计算见式(

Uo= Eo +n +( 100K · o

5.2.6.2电极电压

应根据5.2.3和5.2.6计算结果选择电絮凝电源参数,计算见式(12)、(13)

某某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I一F安XI U搬=F安×(U+IXR线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