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ECC03-2019 工业化建筑综合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T/CRECC03-2019 工业化建筑综合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1148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RECC03-2019 工业化建筑综合评价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4.6.1住宅满足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是体现对人的最大关 怀,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时代进步的体现。因此除在特殊的专用 住宅中要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关怀以外,尚应在普通住宅中创造基 本条件,满足无障碍通行及居住的需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 速,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这一需求更加明显。

阶和高差,以便于老人、儿童、残疾人行走,而且方便人们夜晚 行走。考虑到卫生间、阳台等处的防水要求,允许高差 <15mm。 2本款参考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 2018中的第5.7.3条,户门的宽度是关系到老年人进出方便的 重要部位。为了使老年人在行动时能够借助辅助设施,应保证有 足够的过道空间及过道的有效宽度;对老年人救助等行动时也需 要一定宽度的户门,可以方便救护设备进出。户内门800mm的 争宽能满足轮椅的进出要求。 3坐便器的前方或左右一侧,应确保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在 .5m以上,才能保证残疾人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士在使用 时所需的护理空间。 4浴室空间作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对行动不便人员、老年 人及儿童等需要他人协助或者借助设备才能完成,且卫生间在后 期使用中改造困难,因此应保证其合理的宽度。 对室内无障碍设计进行评价,是指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各抽查 个单元,进行现场检查,根据现场检查情况进行评分

2011中第6.6.2条规定:设置电梯的住宅,单元公共出人口, 当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对于不设电梯的住宅,可考 首层为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的套型,单元出人口有高差时,也 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从室外直达首层的户门, 对单元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进行评价,是指对不同类型的建 筑各抽查一个单元,进行现场检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评分 4.6.4适老化通用部品是保证住宅所必需的基本功能,在充分

解老年人特征的基础上选择适老化部品,同时,顺从居住 三活方式和生命周期,使空间具有灵活性,结合未来护理需 怪适老化通用部品

某砖混施工组织设计5.2.2结合场地的原有地形、地貌与地质、水文条

.2.2结合场地的原有地形、地貌与地质、水文茶件,因地制 宜地利用土地资源。控制建设活动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破坏,应通 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尽可能地保护原有地表土;地表径 流不对场地地表造成破坏;避免对地下水与场地土壤产生污染 等。应充分利用住区周边的环境与景观资源,使尽可能多的住栋 主要房间获得良好的视野与景观。 重视场地内及周边动植物原有生态状况、应进行必要的调查 研究,以尽量减少建设活动对原有动植物生态环境的破坏。此 外、建筑空间组合和建筑形式应尊重周围已经形成的城市空间形 态、文化特色和景观环境。

5.2.3住栋布置应优先选用环境条件良好的地段,注意

5.2.4道路交通的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5.2.4道路交通的评价包括以下

1住区主要出入口方便与城市主要交通联系,方便与城市 公交系统有机衔接。主要出入口前(住区外部)留有住区内部或 与住区有关的外部车辆交会、临时停车的缓冲空间,不对邻近的 外部(城市)道路的正常通行造成影响。 2住区道路系统构架清晰,住区路、街坊路、宅间路分级 明确。交通组织合理,人流、车流区分明确,既具通达性文不受 外来干扰。

住区机动车出入口的设置满足:与城市道路交接时,交角不 宜小于75°;距相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 起不小于80m,次十道不小于70m;距地铁出入口、人行横道 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下通道边缘不小于30m:距公交站边 缘不小于15m;距学校、公园、儿童及残疾人等使用的建筑出入 口不小于20m;距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 应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 满足消防、救护(救灾)、维修等车辆的通行与临时停靠的 要求;满足防盗、防卫空间的要求,做到安全管理(巡逻)视线 无死角;邻近住宅主要出入口的机动车道(段)应设置减速带。 与住宅主要出入口之间设置必要的安全缓冲空间 3住区内道路路面的选材与构造结合具体道路的性质确定 做到舒适、安全、环保,并根据住区雨水收集与消纳方案确定路 面的透水性。 4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性质的 住区,其居民机动车拥有量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区可根据具体 情况确定机动车停车率。低层住宅带有的车位可以统计在住区总 停车数量内。 5我国住区非机动车拥有量依然很大,但不同种类的非机 动车拥有量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别;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档 次住区中的非机动车拥有量也明显不同。应结合具体地区、具体 住区性质并参照当地相关标准的规定合理确定非机动车的数量: 特别是自行车的数量。 高层住宅可设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并设有通往邻近住栋楼 (电)梯厅的地下人行通道(可兼用),多层住宅可设地上室外非 机动车停车位(区)。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和地上室外非 机动车停车位(区)与邻近的住栋出入口的水平距离<50m。非 机动车停车库、停车位(区)应画出车位区和通道区,自行车车 位区应安装固定的停车(架)设施

5.2.5建筑造型与外立面的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造型不对住户在日照、采光、通风、无视线干扰等 使用功能方面造成明显影响或损害;不对住宅在节能、环保(例 如产生光污染)等方面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无过多地采用无功能 意义的构件和装饰。 建筑造型: Ⅱ级较好地将地方气候条件和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居住建 筑相结合,建筑形式美观,个性较鲜明,住区内建筑整体风格 致,与周边城市(镇)环境较为协调 工级造型简洁、体现地方气候特点,具有居住建筑特征 住区内建筑整体风格一致。 2外立面: 血级外立面简洁大方,色彩与外墙面材料选择得当,表面 平整十净,保持与住区整体景观效果一致;建筑不同部位的凹 凸、转折与内部使用功能一致,变化有序:外置的设备、设施 管线等位置相对隐蔽、安装牢固安全、遮蔽措施与立面有机结 合;人体可接触到的范围内(如开敲阳台处、入口门厅处)的外 墙材料相对坚固,表面相对平滑,不易触碰造成划伤,不易被污 染;此外无私自加建现象。 Ⅱ级外立面相对简洁,色彩与外墙面材料选择基本得当, 保持与住区整体景观效果基本一致;建筑不同部位的凹凸、转折 与内部使用功能基本一致:外置的设备、设施、管线等牢固安 全、采取了一定的遮蔽措施;人体可接触到的范围内(如开阳 台处、入口门厅处)的外墙材料相对坚固,表面相对平滑,不易 触碰造成划伤,不易被污染;私自加建部分不对立面整体效果造 成明显的影响。 I级总体状况与Ⅱ级类似,但与Ⅱ级相比较不同程度存在 对立面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的地方

5.2.7住区配置室外灯光主要分为建筑配置灯光和环场

5.2.7区配置室外灯光王要分为建筑配置灯光和环境配置灯 光两大部分,主要有4个方面的作用:增强对物体必要的识别 性,保证居民夜间户外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夜间户外活动的安 全感;营造夜间景观环境氛围;符合城市(镇)夜间照明(也称 “城市亮化”)规划的要求, 增强对物体必要的识别性,保证居民夜间户外活动的正常开 展;提高夜间户外活动的安全感;营造夜间景观环境氛围主要与 评价住区夜间环境景观性能有关,与评价“建筑造型”性能有直 接关系的主要是营造夜间景观环境氛围;符合城市(镇)夜间照 明条件,但与增强对物体必要的识别性也或多或少有一定关联, 为评价方便,故一并列入本“5.2.7室外灯光”部分中评价。 在城市(镇)对住区夜间灯光照明(城市“亮化规划”)有 要求时,其建筑夜间灯光配置应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不应 对住户造成炫光干扰;在对住区夜间灯光照明(城市亮化)无要 求时,但为突出住区特色,美化住区夜间景观效果,而为住区建 筑配置夜间灯光应以体现建筑基本造型特点为主,并且不应对住 户造成炫光干扰

5.2.8绿地配置的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1住区内的绿地布局应做到与居民户外主要活动需要相结 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休闲与防护相结合,有机配置。在有条 件的情况下应与外部的绿地、场地、水系相结合。 2住区计人绿地率的绿地范围应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 计标准》GB50180-2018的规定确定。住区绿地一般是指住区 可规划建设用地内除住宅用地、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 外的全部用地,其中包括各类活动场地与水景水面等用地。除非 满足当地政府规划管理部门规定的覆土厚度(不同地区满足当地 不同种类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厚度不同)要求和折算绿地的规 定,地下建筑顶板以上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地指标。举例说明:北 京地区规定当地下建筑顶板以上覆土厚度须满足一般乔本生长所

1任区内的场地值积应满定居民户外体闲、社支、健键身等 的需要。 2住区内宜设有供住区居民举行集体活动的小型综合性休 闲场地(广场),并有必要的遮阴措施,提高居民或外活动场所 的舒适度。 3活动场地的位置还应不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4住区内应综合设置满足不同年龄居民户外(健身)活动 的场地,并配置相应的活动设备设施, 5在配建有幼儿园的住区内的儿童活动场地宜结合幼儿园 的室外活动场地设置。 6在配建有“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或“社区老年人日间 照料中心”的住区,老年人活动场地应结合前二者之一设置室外 活动场地。 7设置健身步道应避开住区机动车道和主要的步行道路

不对居民的正常出行造成影响

5.2.10住区无障碍设施的评价包括以下

5.3.2市政基础设施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1除特殊情况外,作为经过政府规划管理等部门验收合格 的住区内应已具有完善、安全的供电、供气、供热、供水以及消 防设施(用房),住区所要求的市政基础设施(包括供电系统 燃气系统、给水排水系统、通信系统及北方市政供暖区域内的热 力系统)必须配套齐全,接口到位。否则不能参加本标准的评价

5.3.4环境卫生的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3.4环境卫生的评价包括以

无害化选址的评价包括以下内

1场地周边没有对本住区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有害气体、 有害及有味水体、有害噪声、有害辐射以及其他对住区环境造成 不良影响环境(物理)因素。如果出现上述影响因素,应采取有 效措施控制污染源对住区的影响。 2本住区不应对住区及周边的水体、空气、土壤等产生污 染。若不能对污染源影响有效控制或住区内存在污染源,且给居 民生活带来影响,则不能参与环境性能评价。

4.3室外噪声的评价包括以

1当住区邻近交通干线、铁道,或固定的设备噪声源时, 应采取隔离和降噪措施,如采取隔声屏障、低噪声路面、绿植降 噪屏障(需结合植物季节变化对降噪作用的影响)或限制重载车 发间通行等;对在周围无明显噪声声源的住区,可免于检测。若 周围存在明显噪声干扰源,应提供具有相应检测资质单位的检测 报告。检测报告选取的噪声标准和检测方法均应遵守《声环境质

表1偶然噪声测量的间接计算方式

1排放性局部污染源包括:1km范围内大型采暖锅炉或工 业烟肉,无除尘脱硫设备;除尘与脱硫均指按照国家标准设计与

5.4.5水体水质的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5.4.6日照与采光的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1住栋的布置有利于获得日照、通风,能较好地形成小气 候环境;住栋布置朝向满足住宅日照、采光、通风、防晒的 要求。 2住栋间距满足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中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规定。

5.4.8在对灾害有设防要求的住区内的较大型场地位

应结合任区内减灾、救灾场地的规划布置要求统一安排。 所的大小及避难设备的配置需满足不同地区颁布的(城市)

区防灾减灾(规划)标准,或结合地方具体灾害特点参照国家现 行相关标准进行规划预配置。

24小时内正常工作。

5.6设施更新技术环境

5.6.2住区室外管线应统一规划、集中设置、综合布线。管廊 应采用标准化设计和预制安装技术。 5.6.3住区围墙、防护栏杆等应采用标准化设计、预制安装

5.6.4住区景观(小)建筑、景观廊架等应采用标准 预制安装技术。

5.6.5人行道铺装、景观甬道铺装等应采用标准化设计、预制 安装技术。

.6.6室外标识(牌)、照明灯具等应采用标准化设计、预 装技术。

6.1.1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通常包括竖向承载性能、耐震

雪荷载,可不包括施工荷载和风荷载(风荷载单独评价)。 我国长期在平原地区进行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 来,随着开发重点的转移,复杂地基和高大边坡越来越多,一些 大中城市已经开始开发山区、海岛、河湖岸边等,因此带来了边 坡稳定等问题。该类问题比较复杂,危害性大且容易被忽视,故 提出评价。另外,由于建筑高度和高宽比的加大,地基基础的稳 定性问题也变得突出,故应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对工业化建筑,提出重视抗连续倒塌能力,主要是考虑到该 类建筑部分构件为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的,如果处理不好,整体 性可能偏差,故作为重点进行评价。 本条的评价方法是审阅相关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包括检查 装配式构件安装主要控制点的影像资料。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安 装过程中钢筋数量多,很难全部插入预留孔中,钢筋套筒灌浆难 以灌满和检查。这些问题需要施工时拍摄和留存影像资料作为辅 助证据。 本条评价中,参评项目不涉及的款项可不参评

结构构件的破坏是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因素,相应地,在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38591-2020中,吊顶、隔墙 等也是重要的评价对象。

6.4.1近些年来,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尤其是高宽比不断超 出规范的适用范围,建筑对风的敏感性也提升较快,风舒适度 可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条要求分析时合理计入风振的影 向,尤其是横风向风振的影响,鼓励进行风洞试验、气弹性 试验。 随着建筑密度的增加,建筑之间相互干扰的影响问题也变得 突出起来,值得重视 近年来,我国多地大量建筑的墙面、屋面在台风中损坏,说 明抗风方面还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应引起重视

6.5.1建筑的抗雷击性能评价分为抗雷击系统评价和抗雷击构 造评价,满足《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要求 即为达标。

6.6.1建筑的防火灾性能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5.1建筑的防火灾性能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4(2018年版)的要求即可。本条应涵盖建筑、结构、设备 电各个专业的设计和施工评价

6.7.1安全性能评价不仅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还应包括 使用期间的制度和实施。由于结构和部品的装配式连接节点多, 变形容易集中,对强度和耐久性都有一定影响,故维护对装配式

建筑尤其重要。为保证使用安全,这里特别提醒,凡对结构、非 结构进行的影响安全的改造均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 工。另外,使用期间不得随意增减荷载

7经济性能评价7.1一般规定7.1.1经济性能的评价以工业化建造方式为前提,以提高效率和品质、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为目标,体现出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施工装配化、管理科学化的特点。7.2建筑设计7.2.1工业化建筑设计在方法及内容上与传统建造方式有明显不同,是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因此应进行技术策划工作,主要统筹建筑设计、构件部品生产、施工建造和运营维护各个环节,提高建筑品质和施工建造效率。7. 2. 21主体构件和内装部品应选用通用化与系列化的参数尺寸与规格产品,以提高重复使用率,减少构件部品种类。这样不但经济合理又能确保质量,也有利于提高生产与施工安装效率。2通过采用建筑结构体与建筑内装系统相分离的方式,解决了批量生产中标准化与多样化需求之间的核心问题,满足了建筑设计的适应性,也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品质,实现了节能环保与建筑的长寿命。7.2.3从工业化建筑的可建造性出发,平面与空间除应满足功能外,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模块化方法设计,应采用不同层级的通用模块,并确立各层级模块的标准化和系列化的尺寸体系。工业化建筑共用管线和公共立管应相对集中紧凑布置,宜设置在共用空间部位,便于检修。7.2.4工业化建筑应结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协同设计工作,100

贯通设计信息与构件部品的生产运输、装配施工和运营维护等各 环节,通过信息化技术设计提高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之间协同 配合的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工业化建筑可采用建筑物联网技 术,统筹构件部品设计与生产施工和运营维护,对构件部品的建 筑全寿命期进行质量追溯

7.3.3构件的标准化指在结构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结构构件的 种类,保证模板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以降低造价。 7.3.6采用轻质内隔墙是建筑内装工业化的基本措施之一,高 集成度(隔墙骨架与饰面层的集成)、施工便捷、高效率与高品 质是内装工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装配式建筑采用装配式吊顶, 既有利于工业化建造施工与管理,也有利于后期空间的灵活改造 和使用维护。

浴和整体收纳等。整体厨房、整体卫浴和整体收纳采用标准化设 计和模块化部品尺寸,便于工业化生产和管理,提高施工安装 效率。

1构件与部品的运输与堆放涉及质量和安全向题,应按工 程或产品特点制定运输组织方案,策划重点控制环节。 2对于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大型构件还要制定专门的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构件临时码放场地应合理布置在吊装机械口 覆盖范围内,避免二次搬运。 3构件与部品的存放应采取分区管理与信息化台账管理。 7.4.3为提高施工质量,装修工程的施工管理需要从设计容许 偏始就进行制尺是减 和折的现免惊证发

工序间的协调配合,每道工序的误差必须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为 厂确保构件装配施工顺利并且有序、高效进行,施工前应对承担 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施工安全操作交底。

7.5.2通过信息数据平台管理系统将设计、生产、施工、维护 等环节进行一体化管理,共享信息和资源,有效地支撑项目的实 施与决策。工业化建筑应结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协同设计工 作,贯穿设计信息与部件部品的生产运输、装配施工和运行维护 等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工业化建筑设计除需满足常规图纸要求 外,还宜包括主体部件和内装部品的施工图和详图部分。

7.6.2参评项目应在保证其基本功能及室外环境的

方式相比优势明显,但同样需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同时对相 应的节约效果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比较

8.1.1本章的评价对象是工业化建筑中功能性系统和部品。用 户在使用过程中,功能性系统和部品应具备必要的性能要求,耐 久性是功能性系统和部品重要的性能之一,也是用户能够直接感 知的主要内容。因此,本章评价对象包括内装系统、防水系统、 管线系统、门窗和维护结构。对于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设计中耐久 性要求、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的情况以及装配化应用水平。

8.2.1目前我国工业化建筑内装系统根据安装阶段不同分为两 种。第一种在工厂完成;第二种在工厂仅完成系统内配件和材料 的生产,在施工现场完成装配。目前第二种占多数情况。因此, 现场使用材料与设计要求的相符性、施工质量和装配式技术应用 情况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耐久性能。 8.2.3内装系统采用的装修材料应在符合人体健康安全的前提 下,满足耐久性设计的要求检测报生和产品认证的内究应与装

,满足耐久性设计的要求。检测报告和产品认证的内容应与 材料的性能要求一致。

8.3.1工业化建筑防水系统主要体现在屋面防水系

8.3.1工业化建筑防水系统主要体现在屋面防水系统和有防水 要求的房间,比如整体卫浴。

要求的房间,比如整体卫浴

要求的房间,比如整体卫浴。

体卫浴的制造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混凝土盒子房结构,在工 直接制造完成,现场吊装;另一种由板材和防水底盘等组成, 其中板和防水底盘在工厂制造完成,现场拼装。 8.3.4渗漏问题是影响防水系统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与施工 质量密切相关。采用现场验证,是直观有效的方法。屋面工程质 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的有关要求。对于防水材料的外观质量、规格和物理性能 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要求

体卫浴的制造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混凝土盒子房结构,在工 直接制造完成,现场吊装;另一种由板材和防水底盘等组成, 其中板和防水底盘在工厂制造完成,现场拼装。

质量密切相关。采用现场验证,是直观有效的方法。屋面工程质 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的有关要求。对于防水材料的外观质量、规格和物理性能 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要求

4.5管线工程的实际使用年限总是低于结构的实际使用年阳

8.4.5管线工程的实际使用年限总是低于结构的实际

在住宅使用过程中更换管线是不可避免的,管线维修与更换的方 便性纳人本条评价内容

8.5.4门窗的安装质量对其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对耐久性能 也有一定影响。工程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50210执行。现场抽查可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窗气密 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进行水密性检测。 8.5.5墙体工厂预制过,会将窗口预留。装配化程度高的项目 宏坛甘云空启都左工二壮耐它成一现忆古垃只壮

窗框甚至窗户都在工厂装配完成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pdf,现场直接吊装

完成保温饰面一体化生产。

9.2.1标准化设计评价过程中,评价对象为居住建筑时

体住宅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基本户型的面积之和占总建 筑面积比例不低于70%,得10分;评价对象为公共建筑时,在 单体公共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基本单元的面积之和占总 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60%,得10分

计,包括项目总体分析、性能分析、方案优化等,得3分;应用 BIM技术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专业协同、管线综合、信息模 型制作、施工图信息表达等,得3分;同步建设智能基础设施 并建立住区智能安全防范系统,得2分;通过可再生能源综合利 用、建筑设备监控、绿色照明、环境监测、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 用等措施,鼓励建筑内设计对室内环境进行统一监测和显示的系 统,得2分;采用具有家居通信、设备控制、家居安防等基本功 能的智能家居系统,并与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得 2分

9.2.4在与相关论文文献实际统计数据对比中,例如按

每减少百分之一为区间对应增加0.5分,成本每增加百分之一为 区间对应扣除0.6分,属于成本优化部分按百分比向上叠加分 数,成本增加或经济性能衰减部分作为扣分项,并结合专家咨询 意见,打出合理的量化分值。若工业化建筑单位面积环境成本与 现浇建筑单位面积环境成本相比,工业化建筑的单位成本低于现 浇建筑单位成本或者不高出现浇建筑单位成本水平的15%,此

DB33T 2126—2022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分类评价规范.pdf时按照成本每减少百分之一为区间对应增加0.5分;若工业化建 筑单位面积环境成本高出现浇建筑单位面积环境成本的15% 此时环境成本维度评价不加分也不扣分

统一书号:15112:3729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