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0105.1.3.保温材料厚度
式中:——保温材料厚度(m)
——混凝土表面温度(oC)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共享交换数据标准(试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12月).pdf——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oC)
——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oC)
计算时可取=15~20oC , 本方案中取 15oC
=20~25oC ,本方案中取 25oC
故:我们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5.1.3.1.对高度在2m及2m以下的混凝土覆盖草帘被50mm厚,混凝土表面包裹为塑料薄膜,草帘被上包裹彩条布;
5.1.3.2.对高度在2m~3.5m的混凝土覆盖草帘被85mm厚,混凝土表面包裹为塑料薄膜,草帘被上包裹彩条布;
5.1.3.3.对高度为5m的混凝土覆盖草帘被110mm厚,混凝土表面包裹为塑料薄膜,草帘被上包裹彩条布;
5.1.4.混凝土表面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式中:——混凝土表面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K))
——保温材料厚度(m)
——保温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K))
代入数据: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5.1.5.混凝土虚厚度
式中:——混凝土虚厚度(m)
——折减系数,取2/3
——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代入数据,算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5.1.6.混凝土计算厚度
式中:——混凝土计算厚度(m)
——折减系数,取2/3
——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代入数据,算得结果如下:
5.1.7.混凝土表层温度
式中:——混凝土表面温度(oC)
——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预计为25oC。
——混凝土虚厚度(m)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混凝土中心温度(oC)
代入数据,算得结果如下:
混凝土中心计算最大温度
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度(25oC)差(oC)
因此:在5.1.3节中选择的保温材料能满足计算要求。
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根据构件类别,按:承台、A型柱、框架柱、框架梁、桥墩等分别叙述,其中,框架柱施工与顶板一道施工)(另外,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方法要详细重点描述,保温养护要与热工计算中一致)
站房、雨棚、刚架桥大体积混凝土需共同遵循的施工工艺(大体积混凝土浇注优先在夜间进行,避免烈日高温天气,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
混凝土灌注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
应按浇筑程序分层均匀布料。
柱、承台等灌注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大于1.5m。
在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柱体及墙体四周地锚预埋,方便以后柱体及墙体模板的加固。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必须尽量缩短,并应在上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时间最长不超过同等条件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试验得出)。
浇筑混凝土时应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及堵塞现象,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混凝土浇筑时,应由低处往高处逐层进行,并尽可能使混凝土顶面经常保持水平,以减少混凝土在模板内流动,防止骨料和砂浆分离。
浇筑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用“由远至近、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法,每个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捣混凝土,在出料口、坡脚、坡中各配备2根振捣棒振捣,边浇筑边成型及抹平底板表面,标高、厚度采用水准仪定点测平,用小白线严格控制板面标高和表面平整,混凝土振捣见下图;混凝土振捣采用Ф50振捣棒,混凝土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下沉、气泡不再上浮来控制,每次振捣时间为20~30秒,避免振捣时间过长和过短。Ф50振捣棒有效半径大约为30cm,振捣间距不能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即振点间距45cm,插点方式选用行列式或边格式,振捣时注意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得大于0.5R,即15cm,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等,为使分层浇筑的上下层混凝土结合为整体,振捣时振捣棒要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不少于5cm,并且在20~30分钟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底板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经4~8小时内,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滚压两遍,再用木抹子拍压两遍,搓成麻面,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砂浆不得直接浇入墙模或柱模内,应先放到灰斗内,用铁锹均匀的铲入模板内。
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温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小于7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混凝土浇筑时在水平施工缝处用竹胶板制成梳子板隔离开,并做同条件试块进行测试,等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等下次浇筑混凝土前要把施工缝处的梳子板及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要凿除松散石子至混凝土密实处,清除混凝土渣,浇筑混凝土前要充分湿润混凝土结合面,施工缝处加强养护。
混凝土竖向施工缝处理:达到一定强度后,凿除松散石子、浮浆,至混凝土密实处,将剔除的混凝土渣清理干净,浇筑上层混凝土前要充分湿润混凝土结合面,但不得有积水,并施工缝处要加强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
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预埋测温管,来测定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控制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单独列项描述,应包括测温管埋设要求,间距、数量、深度等,对典型构件分别绘图示意,另外应有测温要求,怎么监控)
刚架桥承台、墩台混凝土施工
5.3.1新浇筑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者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大于15oC。
5.3.2湿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在后浇混凝土前应进行凿毛处理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5.3.3刚架桥承台、墩台、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养护期间测定混凝土表面积和内部的温度,拆模温差不应大于250C。
5.3.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其养护时间按下表控制: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地热微膨胀水泥
柱子高度大于3m,应采用溜槽或串桶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0.5m。
浇筑完毕后,随时将柱子钢筋整理到位。
梁柱节点混凝土标号与梁混凝土标号相同。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两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处,浇筑混凝土时用小粒径石子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施工缝位置:施工缝应严格按照分区图(详见后续的混凝土施工方案)的位置进行留置。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用木板挡牢。
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凿毛时,应先弹线,再用切割机沿线切割5mm深,沿线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养护:待混凝土达到养护条件后,先浇水养护,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拆模:做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拆除底模。
混凝土试块由项目试验员统一管理,设专人负责,并用以估算混凝土拆摸时间及施工缝的清理时间。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按实验方案及技术交底要求留置,考虑拆模用的同条件的试块,要按项目具体要求留好。
见证试块:混凝土试块中的见证试块,浇筑混凝土前应书面通知监理及相关单位,做好见证试块的取样和养护、试验。
站房、雨棚、地铁的结构实体检验的试块留置,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等效养护龄期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天,也不宜大于60d。
刚架桥的抗压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养护方式和留置数量符合铁道部现行标注《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的规定。桥梁每墩台、每孔(片)梁应按照不同强度等级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分别检测结构实体强度。
刚架桥混凝土的电通量进行试验测试,并且符合规范要求。
竖向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方可拆模。常温施工时,柱混凝土拆模强度不得低于1.5MPa。安装梁模板时,柱的强度应不小于10.0MPa,否则应加可靠支撑。
顶板混凝土必须达规范规定所需拆模强度方可拆模,提前拆模必须按要求回顶。顶板拆模强度要求如下: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混凝土拆模强度的确定必须做同条件的混凝土试块来确定,等到试块强度试压后满足拆模条件方可通知拆模,同时要做好拆模记录。由技术部下发拆模通知后,工程部方可通知施工队拆模,没有通知不得擅自拆模。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坍落度、可泵性、和易性符合规范要求;
泵送过程中,保证施工连续,若较长时间暂停,必须每隔10分钟开泵一次,适当运动管道中的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凝固。
泵送过程中,输送管若需加长,每次只能加两节,且应用水将管内壁润湿,防止堵泵。
当泵管内吸入空气时,立即进行反泵吸出混凝土,将其在料斗中重新搅拌,排除空气后重新泵送。
当泵送因难时,用木锤敲击泵管、弯管、锥型管等部位,并进行慢速泵送或反泵,逐渐排除困难,恢复正常。
一旦堵管,立即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渐吸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同时用木锤在管外敲松混凝土,再进行正、反泵,排除堵塞。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混凝土卸压,拆除堵塞的管道,排除混凝土,再接通泵管,检查管道及混凝土输送泵无故障后,重新泵送。
当需要暂时停止泵送时,可利用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进行慢速间歇正、反泵送,每隔4—5分钟进行四个行程的正、反泵。
夏季气温过热时,采用草帘被包裹泵管,必要时对泵管浇水降温。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混凝土振捣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缺棱掉角等缺陷。
板面用扫把轻刮一遍,保证平整,墙面须平整光滑,阴阳角垂直方正。
现浇混凝土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1.站房、雨棚部分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用经纬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刚架桥部分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测量不少于3处
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墙、柱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密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干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墙体烂根: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均匀浇筑5cm厚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离析,底部振捣应严格按方案操作。
洞口移位变形: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混凝土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
墙面气泡过多:采用高频振捣棒时,每层混凝土均要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混凝土与模板粘连:注意清理模板,拆模不能过早,隔离剂涂刷均匀。
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撑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现浇楼板表面和楼梯踏步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用木抹子认真抹平。
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踏楼板、楼梯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应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上面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的支架和模板。
不得任意拆改大模板的连接件及螺栓,以保证大模板的外形尺寸准确。
混凝土浇筑、振捣至最后完工时,要保持甩出钢筋的位置正确。
保护好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
墙柱角用100mm宽1.2m高旧胶合板条做护角,楼梯踏步处用旧胶合板做好角部防护。
混凝土罐车出场前要清洗干净。要用水清洗下料斗,并用敦布擦干,禁止沿路遗撒。遗洒的混凝土及时清理外运,做到工完料净脚下清,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干净;
各种机械使用维修保养人定人定期检查,保持机械场地的整洁。
搅拌区地面用混凝土硬化,并随时进行清扫、洒水,保持场地内干净湿润,避免尘土满天飞扬;
现场施工人员禁止从作业面向下抛掷东西,防止砸伤人。
设置沉淀池,清洗罐车及混凝土输送泵的污水,经一清再过二清,经二次沉淀处理后排入集水坑。
现场主干道路场地全部硬化,尽量不漏黄土,防止造成粉尘污染。
施工人员必须正确戴安全帽,振捣手操作时,要戴绝缘手套,电机专人看管。
经常检查混凝土上料斗是否封闭良好,钢丝绳是否磨损,以防坠落伤人。
布料杆不得擅自接管加长,以免倾倒。
基坑边设安全防护拦,塔吊司机操作严格服从信号工指挥。
现场施工严禁吸烟,服从指挥,统一安排,夜间施工禁止大声喧哗。
施工过程中各方人员必须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统一指挥,采用对讲机进行协调。
在清洗泵管时严禁将管口对准施工人员,以免废浆或堵塞物喷出伤人。
在拖动布料杆时,操作人员除注意脚下以免踏空外YD/T 2000.2-2018 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 第2部分: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技术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 滤波器.pdf,还必须防止布料杆的摆动伤人。
经常检查泵管和接头处,防止接头爆裂或泵管过度磨损爆裂伤人。
非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开动混凝土输送泵等,也不得随便打开、触动电气设备等。
现场安全员及混凝土工长应经常检查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通知机械修理工及施工人员,力求预防安全问题。同时,混凝土工在浇注混凝土时,应时刻注意异常情况,把安全意识记在心头。
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减少返工浪费就已经对成本节约做到了重要保证;其次是要把好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做到每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出现不合格品。
现场执行限额领料制度,节约有奖,超耗有罚的办法,按材料造价的5%进行奖罚。
文明施工,节约用水、用电。
各部门加强管理储煤中心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做到不返工、不浪费、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