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226-2022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pdf

DB37T 5226-2022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8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68223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7T 5226-2022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pdf

整的要求进行,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 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出地基方案建议: 2对需进行地基变形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 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3评价填方对工程的影响,提出填方工程对填料和施工控 制要求。

1分析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地质条件,指出可能出现的 塌、冒顶、边墙失稳、洞底隆起、涌水突泥等现象及其区段: 2在围岩分级的基础上,指出影响围岩稳定的薄弱部位, 提出围岩加固的措施及建议: 3对可能出现高地应力地段,进行地应力对工程影响的分 析,提出进行地应力观测建议; 4对需爆破的地段,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及范围,提出 防治措施的建议,

1根据岩土层的特点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对盾构法施工 适宜性进行评价; 2指出复杂地层及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对盾构施工的影 响; 3分析盾构施工可能造成的沉降和土体位移等地面变形路面底基层施工组织设计, 分析地面变形对周边环境和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提出防治 措施和施工监测建议。

7.5.24既有建筑物加层或加固工程岩土工程评价应包括以下内 容:

7.5.24既有建筑物加层或加固工程岩土工程评价应包括以下内

1对原有勘察、基础设计、施工和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平价,并对既有建筑物的沉降是否稳定提出评估结论, 2宜将本次勘察结果与原有勘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提 共相关图表;有条件时,宜对基础下与基础轮廓外地基土的差异 性进行分析,对既有建筑物基础下的地基土经历荷载作用后土性 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3应根据拟采用的基础形式提供相应的岩土参数,工程需 要时,尚应提供主要压缩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固结系数。 4应根据既有建筑物现状、加层或加固要求,对既有基础 和地基主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地基是否需要加固的意见利 对加固方法的建议。 5宜对加层或加固工程的施工条件、施工对既有建筑物及 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防护措施建议。当施 工条件复杂、施工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时,可提出专项 周查与评估的建议。 6宜对既有建筑物加层或加固设计、施工与监测等方面需 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7.6.1 结论与建议应有明确的针对性,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 岩土工程评价的主要结论: 2 工程设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3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的建议; 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 5 其他相关问题及处置建议。 7.6.2 岩土工程评价的重要结论应包括下列内容:

1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的评价结论; 2场地地震效应的评价结论; 3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评价的结论; 4设计施工所需的地下水抗浮水位(或埋深)建议值,水 (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结论: 5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建议,对施工中可能涉及的岩土 工程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对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7工程设计、施工中主要岩土参数的建议值; 8标准冻结深度。 7.6.3对尚不具备现场勘探条件的勘探点,应明确下一步的工 作要求,提出完成工作的条件,对确实无法满足工作条件的勘探 点,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7.6.4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应提出施工勘察、超前地质预 报主项抽的建议

7.6.4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应提出施工勘察、超前地质预

8特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8.1.1初步勘察阶段应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详 细勘察阶段可引用初步勘察阶段的结论建议,并进行必要的补 充。 8.1.2在特殊场地进行勘察时,应考虑工程建设和人类活动的 影响,并满足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 8.1.3本标准未包含的特殊土和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应 按照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 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规定编制勘察报告。 8.1.4对建筑物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 育区,应提出避让要求。当必须利用该场地进行建设时,应提供 专门的勘察报告。

8.2.1软土的岩土工程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软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规律、地层结构、砂十夹 层分布和均匀性; 2软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指标,必要时阐述软土层的固结 万史、应力水平和土体结构扰动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3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下伏硬土层或基岩的埋藏情况:

4微地貌形态和暗理的塘、沟、坑、穴的分布、理深及具 填土的情况。 8.2.2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除应遵循土的一般统计方法 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剔除土中砂土夹层等部位的指标: 2厚层状软土宜根据软土指标的变化分层统计。 8.2.3软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软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结 果,并结合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1)软土成层条件、应力历史、结构性、灵敏度等力学特 性和地下水埋藏条件: 2)上部结构的类型、刚度、荷载性质、天小和分布、对 不均匀沉降的敏感性: 3)基础的类型、尺寸、埋深和刚度等; 4)施工方法、加荷速率对软土性质的影响。 2分析地基产生失稳和不均匀变形的可能性;无其是工程 应于池塘、河岸、边坡附近时,应验算其稳定性。 3当建筑物相邻高低层荷载相差较大时,应分析其变形差 异和相互影响;地基沉降计算可采用分层总和法,并应根据当地 经验进行修止,必要时,应考虑软主的次固结效应。 4当地面有大面积堆载时,应分析其对相邻建(构)筑物 的不利影响。 5对于上硬下软的双层土地基,应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 6当软土下卧的基岩面或硬土层面倾斜时,应分析评价软 土沿硬层面产生滑移、不均匀变形的可能性;当采用预制桩时, 应评价其对成桩的影响

7应评价软土对桩基产生负摩阻作用的可能性, 8对于需要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宜提出可行的处理 工艺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计算参数:对于泥炭、泥炭质土,应 分析水泥土桩成桩的可行性。 9评价基坑工程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评价地下水对基 坑开挖的影响,提出地下水控制方法的建议,提供基坑工程设计 所需的地层结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含水层水文地质参 数指标。对互层、夹层状软土,应描述其水平与竖向渗透性。

1提供基础形式和持力层的建议,以及相应的岩土设计参 数; 2提供大面积堆载,以及基础、基坑等施工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评价结论; 3提供可行的施工工艺和控制方法; 4 应提出监测建议。

8.3.1 湿陷性黄土的岩土工程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湿陷性土层的年代、成因及分布范围; 2 湿陷性土层的厚度; 3 湿陷系数和起始湿陷压力: 4 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及其平面分布: 5 地下水等环境水的变化趋势。 8.3.2 岩土工程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湿陷性黄土地基应计算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 2 当为高压缩土时,应进行新近堆积黄土判别;

3在大面积填方黄土场地上,应根据填方厚度、地下水位 可能上升的幅度,判断黄土产生湿陷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防 治措施。

8.3.3结论与建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 2需进行处理时,应说明处理目的、处理方法、处理深 度,提供地基处理措施建议和有关岩土参数: 3采用桩基时,应提供持力层和适宜的成桩方式建议,提 供桩基设计有关岩土参数: 4采取减少场地内、周边地表水入渗和管道漏水等对湿陷 性黄土影响的措施建议; 5湿陷性黄土填挖改造场地,应提出场地整治的工程措施 建议。

1地形和地物的变迁、填土的来源、堆积年代和堆积方 式; 2填土的类型、分布、厚度、物质成分、颗粒级配、均匀 性、密实度、固结程度、压缩性以及湿陷性等; 3地下水与填土分布的关系及地下水的动态; 4 不同填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4.2填土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阐明填土的类型、厚度、分布、成分、堆积年代和固结 程度,判定地基的均匀性、压缩性、密实度和湿陷性;必要时应 按厚度、强度和变形特性分层或分区评价。

2堆土影响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分布特征,场地地下水水 位、补给、排泄条件,场地明浜(塘)等不良地质条件的分布。 3大面积堆土工程治理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包括相关土 层的直剪固快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和固结 不排水抗剪强度、渗透系数、压缩模量、固结系数等。工程需要 时,可提供主要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及软土的十字板抗剪强度, 4堆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处理方案建议,预测地 基沉降量、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5必要时,应评价地基及堆土边坡的稳定性。 8.4.5结论与建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填土地基处理和基础方案的建议; 2 欠固结填土采用桩基础时应提供桩的负摩阻力: 3有机质、有毒元素和有害气体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结论

1膨胀土的地质年代、岩性、矿物成分、成因、产状、分 布以及颜色、裂隙发育情况和充填物等特征: 2划分地形、地貌单元和场地类型: 3浅层滑坡、裂缝、冲沟和植被情况; 4地表水的排泄和积聚情况,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及其变 化规律; 5当地降水量、湿李节、干旱持续时间等气象资料,大 气影响深度,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 6自由膨胀率、一定压力下的膨胀率、收缩系数、膨胀力 等指标;

当为集基抗工程提供支护设计数的时,势切试验应采片

立用 饱和状态下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 8.5.2膨胀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膨胀潜势、地基的膨胀变形量、收缩变形量、胀缩变形 量、胀缩等级: 2提供预防膨胀岩土胀缩变形的措施及地基处理方案的建 议; 3对建在膨胀土上的建筑物,其基础埋深、地基处理、桩 基设计、总平面布置、建筑和结构措施、施工和维护,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的规定; 4对边坡及位于边坡上的工程,应进行稳定性验算;验算 时应考虑坡体内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均质土可采用圆弧滑动法 有软弱夹层及层状膨胀土应按最不利的滑动面验算;具有胀缩裂 缝和地裂缝的膨胀土边坡,应进行沿裂缝滑动的验算: 5对基坑支护工程,应考虑膨胀力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8.5.3 结论与建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场地地基土的膨胀潜势和胀缩循等级: 2提供膨胀土治理措施及地基处理方案的建议; 3对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提出预防建议。

8.6.1 盐渍土的岩土工程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盐渍土场地及其周围地形、地貌,当地气象和水文资 料; 2盐渍土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3含盐化学成分、含盐量及其在岩土中的分布;

4地下水类型、理藏条件、水质、水位及其季节变化,有 害毛细水上升高度; 5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相互关系; 6 场地及其附近盐渍土场地的植物生长状况: 当地工程建设经验和既有建筑物的使用和损环情况。 8.6.2 盐渍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土中含盐类型、含盐量及主要含盐矿物对工程性能的影 响; 2土的溶陷性、腐蚀性和场地工程建设的适宜性; 3盐渍土的溶陷量; 4盐渍土地基的承载力除符合一般土地基的要求外,尚应 分别考虑大然状态和浸水状态: 5盐渍土地基的承载力宜采用载荷试验确定,当采用其他 原位测试方法时,应与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6 盐渍土边坡的稳定性。 8.6.3 结论与建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盐渍土的溶陷等级; 2 岩土工程的防护措施建议; 3地基处理方案的建议。

江西省某渠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残积土母岩的地质年代和岩石名称、下伏基岩的产状和 裂隙发育程度: 2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其分布、理深和厚度: 3 岩土的均匀性和软弱夹层的分布、产状:

4对花岗岩类残积土,测定其中细粒土的天然含水量Wf、 塑限WP、液限WL; 5地下水的赋存条件、透水性和富水性,不同含水层的水 力联系; 6岩脉、球状风化体(孤石)的分布。 8.7.2风化岩和残积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厚层的强风化和全风化岩石,应进一步划分碎块 状、碎屑状和土状;厚层残积土可进一步划分硬塑残积土和可覃 残积土:花岗岩残积土可划分为黏性土、砂质黏性土和砾质黏性 土。 2建在软硬互层或风化程度不同地基上的工程,应分析不 均匀沉降对工程的影响。 3不均匀风化岩体或软硬互层、主要软弱结构面与坡面倾 向一致,夹角小于45°的斜坡工程应评价其稳定性。 4对岩脉和球状风化体(孤石),应分析评价其对地基基 础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5对于易风化和遇水易软化的岩土类,应分析评价其对地 基基础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8.7.3结论与建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2场地内存在差异风化,提出减少建筑物差异沉降措施的 建议; 3对岩脉和球状风化体(孤石)、易风化和遇水易软化的 岩土类的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提出相应的建议; 4提出在工程施工与运营过程中,防止风化岩、残积土地 基产生承载力下降、变形加大措施的建议。

8.8.1污染土的岩土工程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污染源的位置、成分、性质、污染史及对周边的影响; 2污染土分布的平面范围和深度、地下水受污染的空间范 围; 3地下水的分布、运动规律及其与污染作用的关系: 4场地地基土的渗透性,地下水水位及其变化、补给与排 泄条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8.8.2污染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污染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污染对土的工程特性指标的影 响程度; 2工程需要时,提供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预测地基变 形特征; 3污染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 污染土和水对环境的影响EJ/T 20138.2-2016标准下载,分析污染演变趋势。 8.8.3 结论与建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在对拟建场地进行污染分区的基础上,对拟建项目进行 适宜性评价; 2针对污染土的类型及污染程度,提出适宜的地基基础和 地基处理方案; 3必要时,提出污染土改良或修复建议及防止进一步污染 的措施。

力坡的岩土工程条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